“十五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x
《“十五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2611号)及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6203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2、为我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体育、健康建设,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动力。(二)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民健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科学健身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95万人以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完善。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县域“两场三馆”全部建成,中心城区社区健身中心实现全覆盖,15分钟健身圈的内涵得到大幅提升,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更加
3、丰富。社会力量主导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逐步增加,“线上+线下”的办赛模式更加成熟。体育健身组织更加健全。乡镇、街道体育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超过1个,每万人拥有健身站点数量超过5个。科学健身指导更加深入普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3人以上。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2.8%以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县区覆盖率达100%o二、主要任务(一)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载体不新、社会力量
4、参与不充分”等短板弱项,切实发挥市县两级体育部门在规委会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体育部门参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规划、验收机制,严格落实国家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全民健身土地资源,推动全民健身场地与公园绿地、文保用地、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城市空间的跨界融合,切实解决体育健身场地供应不足的瓶颈问题。偃师的“两场三馆”项目在2022年完成建设,洛宁、汝阳的“两场三馆”项目应在2023年全部建成,孟津、伊川、栾川、嵩县的“两场三馆”项目应在2023年完成规划设计、前期立项并全部开工建设,2030年全部建成。2 .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科学规划建设贴近
5、百姓、方便可达的小型体育综合体、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等健身设施。采取“政府引导资金+市场化投入建设和运营”的原则进行推进,规划建设社区健身中心100个,社区体育公园120个,着力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加大农村地区乡镇体育健身工程、新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等全民健身设施的更新和普及力度,确保乡镇、行政村(不含少数山区)健身设施工程达标率达到100%o3 .提升体育场馆服务能力和使用效益。推动现有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提升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服务质量,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补助资金管理。鼓励通过委托第三方运营等方式做好社会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地等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管理
6、工作。鼓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在保障安全、科学防疫的前提条件下,利用节假日、场地闲置空窗期等时段向社会公众开放。强化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体育场馆在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方面的积极作用。(二)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L规范办赛标准化体系。加大向合法合规的社会力量购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服务的力度,明确体育赛事活动购买服务的目录、内容和计划,细化赛事承办标准和评估办法,推动政府主导办赛向社会化、市场化办赛转变。引进、承办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满足群众对家门口观看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举办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时尚休闲、传统民俗民间、冬季冰雪等体育活动
7、;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持续开展全民健身主题示范活动,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新形式,丰富基层全民健身活动内容。通过重点扶持、一线指导等方式,举办街道(社区)运动会等基层体育赛事活动。2 .打造品牌赛事新高地。公开品牌赛事活动目录,加大与属地政府、知名企业、专业团队等力量合作运营品牌赛事的力度,以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引领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赛事品牌,继续办好围棋、自行车、帆船、马拉松、门球、电子竞技等高端品牌赛事,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围绕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办好龙舟、城市定向、轮滑、跆拳道等赛事,围绕沿黄户外运动生态廊道建设,策划并举办沿黄主题系列赛
8、事,并通过有序扶持和引导,逐步提高其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3 .形成赛事安全管理新常态。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办赛责任主体,增强风险意识,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严格落实对全民健身赛事安全和疫情防控的监管责任。继续总结和优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形成的“线上+线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模式,将传统赛事活动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推动网络赛事活动形成新业态。(三)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1 .丰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内涵。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市、县区两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推广集体质健康测试、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健身志愿服务于一体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综合服务,依托智慧体育平台为各类体质监测群体建立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全民 健身 实施 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