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章练习题.docx
《哲学第二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二章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基础知识题1、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活动。这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的A.唯一源泉2、实践的客体是B.基础C.全部内容D.最终目的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
2、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6、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BCD对感性认识的综合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白由创造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ZY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犯了类似B诡辩论的错误D唯理论的错误B人的意志的创造物D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对象A经验论的错误C相对ZY的错误8、认识的客体是指A观念本身C自然界的存在物9、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A相对性B阶级性C主观性D绝对性ABCD10、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有些真理根本无法
3、通过实践来检验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补充手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1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ZY反映论与唯心ZY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3、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SH实践14、D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
4、系是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从感觉到知觉,认知觉到表象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17、辩证唯物ZY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联系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唯物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8、哲学史上有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长期争论不休,对它们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D.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19、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
5、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20、经验ZY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ZY的错误D.类似实用ZY的错误21、把真理归结为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观点,其性质是A.唯物ZY的B.唯心ZY的C.主观唯心ZY的D.历史唯物ZY的理论联系实际题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SH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全面建设小康SH和构建和谐SH的主要指导思想。据此回答12题。1、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
6、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是因为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A.B.C.D.2006年9月1日人民网载文指出,SH上存在一些荣辱不分、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甚至以荣为耻、以耻为荣的现象,如果不加以有效制止,必然要侵蚀SHZY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阻碍经济SH的正常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胡锦涛同志关于牢固树立SHZY荣辱观的重要讲
7、话,对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在全SH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据此回答3-4题。3、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SH存在决定SH意识B.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C.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SH实践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SHZY荣辱观倡导团结互助、辛勤劳动、崇尚科学、诚实守信、与时俱进,将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战斗力,成为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A.认识依赖于实践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上升到理性认识D.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2006年10月8-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第二 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