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三).docx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第1章绪论21.1 生产纲领2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2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第2章零件的工艺分析42.1 输出轴的作用42.2 输出的工艺分析4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63.1 毛坯的制造形式63.2 基面的选择63.2.1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63.2.2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63.3 制定工艺路线73.4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8第4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0总结16致谢17参考文献181.1生产纲领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年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某产品的年产量。零件的生产纲领按下式计算。N=Qn(I+a+4)式中:N零件的生
2、产纲领(件/年)Q机器产品的年产量(台/年)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a备品百分率废品百分率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保证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劳动条件良好。制订工艺规程的程序: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2、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3、确定毛坯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4、制订工艺路线5、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L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 .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在深入生产
3、实践调查研究中,应当掌握下面一些资料:工程图纸,工艺文件,生产纲领,制造与使用夹具情况等。2 .制订工艺工艺规程的程序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拟定工艺路线(划分工艺规程的组成,选择的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选择机床设备等),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余量,工序尺寸及工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确定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填写工艺文件。第2章零件的工艺分析2.1 输出轴的作用输出轴是主要的动力输出装置,它将由电机或其他动力源产生的动力传输到外部设备中,使得机械设备能够正常
4、运转。它是机械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件,通常位于机械设备的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输出端,用于传递动力或运动。输出轴除了传递动力外,还承担着扭矩传递、转速变换和位置传递等功能。在不同的机械应用中,输出轴的设计和功能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需要高扭矩输出的设备,输出轴可能需要采用更坚固耐用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对于需要实现变速或变转矩的设备,输出轴可能需要设计成可调节或可变速的结构。2. 2输出的工艺分析向1/0M回技械求1.热处理:调质处理硬度为200230HBV。2.未注倒角Cl。3.未注线性尺寸公差为GB/T1804-mo4.未注形位公差为GB/T1184-kic5r()图2-1输出轴零件图从零件图分
5、析,该输出轴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主要由有55外圆、60外圆、65外圆、75外圆、80孔和IOX20孔,粗糙度均为Ra3.2;28斜孔和一个宽16的键槽组成。其中径向尺寸中,左端55外圆、60外圆、65外圆、75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3.1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到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锻件毛坯。选用锻件尺寸公差等级CT8级,已知此输出轴零件的生产纲领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工序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3. 2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
6、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3. 2.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L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在工件上有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粗基准。2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精基准。3 .如需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加工余量较小的表面作粗基准。4 .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5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特别是主要定位基准,以免
7、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由粗基准选择原则及零件知,选用选用中75外圆面作为定位粗基准。3.2.2精基准选择的原则1 .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实现“基准重合”,以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2 .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很多表面时,应尽可能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实现“基准统一、以免生产基准转换误差。3 .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尽量小而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即遵循“自为基准”原则。该加工表面与其他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由先行工序保证。4 .为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5 .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定位准确、稳定、夹紧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技术 课程设计 输出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