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0.docx
《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0.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0(总分:1.00,做题时间:150分钟)申论1 .二、给定资料1 .北京年轻父母的共同心愿,就是想让孩子能进入公办园中的示范园。人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入一所好的幼儿园,就好像踏上了一条比别人更靠近终点的起跑线。L先生也不例外。他在新能源领域工作,儿子已3岁。直到L先生为儿子报名上幼儿园时,才明白媒体上那些专业名词:公办园“稀缺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对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累、焦躁和烦恼。”L先生说。著名幼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认为,这些社会不公,和财政投入的不公平有关。目前的现状是,只重视示范园,不扶持民办同,
2、忽略城乡接合部的黑幼儿园。在孩子入园问题上,L先生承认自己有些松散。他家住方庄,周围邻居都提前两年为孩子报名,而他一直没上心。孩子一岁多时,L先生跟风去方庄一幼、二幼报名,才发现这些公办园早就报满。L先生开始发愁。A女士和L先生不同,她更积极。她孩子于2008年出生,2009年,A女士就已在两家公办园为孩子登记。她说,当时只要在传达室师傅那儿就能登记。后来,一家园说不再对外招生;另一家园称,不再接收3岁内的孩子。A女士又去总政幼儿园。她说,按早年形势,内部收完后,还能有空余名额,所以没“关系”而早报名的孩子,便会有点希望。但是今年的情况是,“必须要有关系才能上”。受困扰的不仅是家长,F女士也被
3、“入园难”烦恼着。她是崇文区第三幼儿园的园长。“现在孩子入园,首选的就是公办园。”她说,她曾设立过一个家长咨询日,一下就排了400多名家长。为了进公办园,家长们什么都愿迁就。他们会对F女士说,“没地儿,我有一个角落都行。没椅子,我拿小板凳来,甚至可以不睡觉,不吃饭,只要你让我孩子受教育。”J女士也是每到招生时,就感到压力重重。她是B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幼儿园坐落于B市黄金地带一一东四北大街的汪芝麻胡同内,5584平方米的场地,犹如一座王府。该园由周恩来总理批示,创建于1949年,曾专门接收外国商社、使馆的子女。2001年,成为B市首批示范园之一。如今,园内有孩子400多名。据知情者称,进入“一
4、幼”的许多都是“条子生”,多是政府官员的孩子。每年,教委把条子一打包,直接交到幼儿园。4个班,100多个名额,就被占得差不多。2 .2009年被媒体称为“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2010年刚来临,我们却又读到了两条“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的新闻。据2010年1月5日安徽商报报道,记者接到安徽灵璧县西关小学一位学生家长的投诉,称校园存在“贫富班”现象,家长交钱的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不交钱的孩子就要去挤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灵璧西关小学校长王法乐承认分班情况确实存在,并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4年签订的“参加小班化教育协议书”,其中学校承诺对于参加协议的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学生家长则
5、一次性交纳三千元教育赞助费。无独有偶,同天的楚天都市报披露,湖北黄石九中部分学生家长反映,该校七年级4个实验班欲更换高档电子白板,要求每名学生交2000元。由于该校七年级普通班不需更换黑板,有家长感觉钻进了“贵族班”的套子。该校校长认为,“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曾几何时,择校费是百姓深恶痛绝的教育不公现象之一,而在上述新闻的学校里,择班费就那么现实而残酷地摆在了学生及其家长面前:交了钱,就可以上“小班”也就是“富班”,教学质量佳,教学设施全,并保证严格控制每班学生不超过35人;不交钱,那就去挤近百人一个教室的大班。交了钱,就可以享受到“贵族班”富贵的教育;不交钱,校长就会教育家长,“
6、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中小学是如此,高校里更直接,教育部不得不强调,高校不得按学生贫富安排住宿。凡此种种,难怪2009年年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的调查中,有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一一“越来越不公平”,仅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而校园里存在着的“穷富班”,让孩子们体味到了贫富的差别。“穷富班”的出现根源于教育投入不足。尽管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但这个目标目前尚未实现。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就会使学校倾心于谋财,而学校的最大资源
7、,就是学生,多交钱进“富班”、“实验班”,没钱么,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就像银行的VlP贵宾用户,不是VIP,您就慢慢等着吧!3 .近年来,诸如“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之类的口号成为不少学校竞相打出的招牌,盛行坊间,大行其道。“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厚非,但细细思量,问题不少。首先,教育如何使家长满意?这其间,众口难调自不必说,又如何界定,什么样的教育才会令家长满意呢?多少家长满意才行呢?更为重要的是,难道家长满意就行了吗?毕竟,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生。打个比方,好比家长带孩子去餐馆就餐,孩子吃饭,家长付账,要问对餐馆饭菜、服务满意不满意,恐怕不能只问家长,
8、还要问最直接的消费者一一孩子。家长的感受与评价,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感受与评价。因此,很多学校刻意宣扬的“让家长满意”,其实在教育观上遮蔽了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怎样让学生满意?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比这种理论上的困惑更使人纠结。不少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像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或者“工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式的管理,起早贪黑的生活,无所不在的激烈竞争,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等,使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使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备感压力和失落的地方,而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北京市 公务员 申论 模拟 试卷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