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申论模拟148.docx
《四川省申论模拟14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申论模拟148.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申论模拟148申论1.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来往走动,互赠礼物,互祝安康,也是美好情谊的表达。特别是在结婚这样的喜事上更是讲究礼尚往来。操办婚礼无可厚非,但是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彩礼、几百几千的份子钱,亲朋好友连吃多天的婚宴酒席等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在一些地区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愈演愈烈。“人情消费”持续攀升,“面子工程”随处可见。“我和对象谈了两年多,打算过两个月结婚,可没有想到结婚太烧钱了,家里实在凑不够那么多钱,我不得不准备贷款结婚。”在H市打工的小伙L说。前不久,双方父母见面商议婚事,没想到仅彩礼一项就要15万元,还有看亲、定亲、喝甜酒等各种陈规旧俗,一场婚礼办下来
2、没有30万元搞不定。L说,他的家乡是贫困县,但是村里婚丧嫁娶攀比之风盛行。2015年“彩礼”一般为10万元到12万元,2016年“涨”到15万元左右。结婚要大宴三天,小孩满月、老人过寿、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等都要设宴吃请,令很多农民不堪重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人情往来都很正常,甚至把大操大办当作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一种表现,而且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导致竞相效仿,形成“人人喊打、人人参与”的不良局面。还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自以为“出人头地”,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想借婚丧嫁娶之机光宗耀祖,显摆身份和价值。这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社会影响,替别人办了很多事情
3、,积累了不少人情,认为借婚丧嫁娶收点礼金、礼品理所当然。当前,我国虽然制定了关于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的规定,但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有些党员干部遇事变着花样操办以逃避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纪检部门主管单位,由于碍于情面,又不愿得罪人,存在监管和查处失之于软的问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严重超出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发展,更与崇尚节俭文明的社会新风背道而驰,亟待破解。2 .F省Q市一名干部刚刚结完婚,她在婚前执行报批制度,认真填写了N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举办婚礼报告表,向组织说明婚礼操办时间、地点、邀请人数等情况,婚礼现场也是仪式从简,人员从少。这是Q市党员干部带头移
4、风易俗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大家都非常看重传统习俗,尽管婚丧喜庆事宜铺张浪费严重,但没有人愿意拉下面子简办。如今,随着党员干部带头,逐渐形成新的风气,老百姓反映轻松多了,压力也小了,纷纷拍手叫好。”Q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陋习旧俗腐蚀的不仅是社会风气,还有Q市的文化根基。为此,Q市专门制订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党员干部发挥“五带头”作用,即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风尚、带头落实生态安葬、带头宣传移风易俗。紧接着,该市又出台Q市厉行节约文明举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提倡“非亲不请、非亲不去”,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以移风易俗营造良好
5、社会风气。同时,Q市还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由村干部带头,以村(居)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为切入点,召开村民代表委员会,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内容融人其中,提倡“全民参与、自我约束”,兴起破除陋习的新风。据统计,Q市下辖的J市共有392个村居通过公订公示、共信共行等方式,把群众简办红白喜事的意愿转化为村规民约,简办红白喜事从开始的躲躲闪闪变成了现在的理直气壮。在沿海地区大力倡导简办红白喜事的同时,山区也悄然兴起破除陋俗的新风。“以前年景不好的时候,还得向亲戚借钱办喜宴,现在好了,我再也不用为此事犯愁了。”Q市贫困户林先生开心地说。原来,林先生所在地
6、在2016年年底联合邻村制订村规民约,取消了每年春节期间举办“佛生日”宴的老规矩,减轻了群众负担。据统计,全县已有100多个村修改了村规民约,“约”定简办红白喜事。北外,村干部带头,积极引导村民简办红白喜事,杜绝铺张浪费,省下的资金,拿出一部分进行爱心捐助,定期对困难户、老年人进行慰问,形成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乡风,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Q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党员干部参与其中、率先垂范,倡导文化引领、破旧立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进移风易俗,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3 .斑马线是行人的安全“生命线”,
7、斑马线上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数。虽然我国已经步人汽车社会,但很多人的驾驶习惯还停留在自行车时代,以方便自己为中心,甚至无视交通法规,导致抢行斑马线的驾驶陋习成为顽疾。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交通文明是很直观的窗口。行人遇红灯时,能否主动等候、不抢行;汽车通过斑马线时,驾驶员是踩一脚刹车给行人一个善意礼让的手势,还是加一脚油门鸣着喇叭抢行,都体现着汽车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由于部分机动车驾驶员无视斑马线的存在,为了自己的便利快捷,在斑马线上与行人抢时争道,使得“生命线”屡成“夺命线”。数据显示:2015-2017年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全国共有1.4万起,造成3898人死
8、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90%。“斑马线礼让行人”,不仅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更是机动车驾驶者的文明体现。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但是,一些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的行为比较普遍,在斑马线前争道抢行的问题突出,未将“礼让行人”真正变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出行习惯,从而出现持续不断“抢线大战”。另外,机动车驾驶证巾领和使用规定也有相应的罚则:“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一次记3分。”然而,一直以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申论 模拟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