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3第一节十四五”取得成就3第二节存在的问题5第三节发展机遇与挑战5第二章十五五时期全区体育发展和主要目标7第一节指导思想7第二节基本原则7第三节发展目标8第三章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13第四章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16第五章推动青少年体育创新发展18第六章发展壮大体育产业20第七章推进智慧体育建设23第八章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25第九章打造成渝两地运动健身休闲目的地28第十章保障措施30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和重视体育事业,始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引领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深化落实习近平
2、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明确十五五”时期全区体育发展的目标任务,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增强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加快建设体育强区步伐。根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家体育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结合区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十四五”取得成就“十四五时期,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体育工作重要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打造成渝两地运动健身休闲目的地为目
3、标,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体育强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我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体育设施与城市规划深度融合,把体育生活社区化”与TO分钟健身圈有机结合,推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提档升级与覆盖延伸。出台区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推动各方力量参与体育场地建设,科学规划建设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各类体育场地数量为2816处,体育场地面积为13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4平方米。63个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健身圈”71个,覆盖率超100%。92个村建成农民
4、体育健身工程97处,覆盖率超100虬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先后建成投用,源溪河体育文化公园、马拉松广场等一大批重大体30万以上人次参加,带动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等收入3亿元以上。成功举办2020市体育惠民消费季区体育消费节,将体育与文化展示、观光旅游、赛事活动、商业展会有机整合,拉动消费1.5亿元。2020年体育彩票销售2.45亿元,排名全市前列,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全民健身事业636万元,占体彩公益金总额的71.8%o第二节存在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全区体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上级对体育工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短板。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不足,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发展不均
5、衡,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硬件配备不足。大型标准体育场馆数量较少,承接大型体育赛事能力不足。体育产业生产供给欠缺,整体发展质量较低。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尚需加强,体育运动项目、教练员编制亟须增加。体育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较少,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短缺。第三节发展机遇与挑战“十五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乘势而上筑牢体育强国根第二章十五五时期全区体育发展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6、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体育强区,打造运动健康之城。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准确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体育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享有高质量的体育需求作为
7、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探索实践先进经验,充分激发体育发展生机活力,为推进体育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坚持依法治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依法自治,重点推动基层体育治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体育新格局,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夯实体育强区建设基础,全区体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基本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
8、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积极培育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打造成渝两地运动健身休闲目的地,建成全国知名的运动健康之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区级、镇街、村社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TO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52%,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4%,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2名,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竞技体育实力达到新高度。推动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平衡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更加合理,结构不断优化,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训练网点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体育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