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24—2025年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实施方案.docx
《浦东新区2024—2025年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新区2024—2025年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浦东新区20242025年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实施方案为力瞅我区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促进粮食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切实加强2023-2025年上海市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的通知(沪农委(2023)46号)、上海市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奖补实施办法(试行)(沪农委(2022)222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浦东农业生产实际,研究制定浦东新区2024-2025年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浦东新区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注重农田综合效益与现代智能装备高标准对接;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协调推进的发展思路,高起点顶层设计、高标准功能定
2、位、高势能统筹推进;坚持科技创新、政策驱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颇具浦东特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力争打造全市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示范高地,助力浦东新区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二、主要任务依托集中连片耕地资源,发挥装备、科技、人才优势,创新高标准农田+智能装备无人农场发展模式,到“十四五期末,建成2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参与制订无人农场建设与运营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为全市乃至全国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三、建设类型按照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遴选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连片区域开展无人农场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适于无人化作业的设施农田、无人化智能驾驶设备
3、、智能决策管控系统。该项目建设分为2个类型: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类,即高标准农田与无人农场建设协同推进,实现对高标准农田的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赋能;二是农机升级改造类,遴选条件相对成熟的已有高标准农田,对下田坡道进行改造,对配备的农机进行无人化改造,满足无人化农场作业需求。四、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周期两年,即2024-2025年,坚持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计划于2024年完成南汇新城镇3061亩高标准农田及无人农场建设,完成川沙新镇、祝桥镇等7个镇8958亩农机改造无入农场建设,2025年完成农发集团8197亩高标准农田及无人农场建设,总计完成20216亩。五、建设标准无人农场是指采用物联
4、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T弋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模式。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现状,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应符合如下条件:一是单个无人农场建设面积应不少于100O亩。二是完成相应亩数的农田改造,主要包括对农田下坡道进行改造,下坡角度不大于30。,以及增加必要的过田埴,以适宜农机自动下田、自动转场的条件。鼓励开展农田提质升级,试点配置粮田智慧化控制设备。三是新增或改造必要的无人化智能设备,改造是指在不改变农机原有主体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加装无人驾驶速度、方向
5、等控制系统,作业控制系统以及无人驾驶传感器如测距雷达、角度传感器等,对现有的耕、种、管、收农业机械进行无人驾驶智能化改造,以实现安全高效的无人化、智能化农机生产作业。其中,现有拖拉机由于主机电控化程度较低,可采用辅助驾驶改装方式,减轻操作强度、提升作业精度。新增或改造数量应结合生产实际需求,每1000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原则上应配置智能拖拉机3台、配置智能插秧机、穴直播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等种植机械3台、配置智能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共计2台、配置智能联合收害晰2台。四是智慧云平台搭建。无人农场智慧云平台作为无人农场运行的核心,能够进行无人农场各种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学习,数据处理、推理、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浦东新区 2024 2025 粮食生产 无人 农场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