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完整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学完整版一、填空题1 .儿童生长发育的依次: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2 .养分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按部就班,渐渐增加饮食,直至复原正常。3 .养分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复原期、后遗症期。4 .儿童总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发育(小儿特有)、活动、排泄与摄食消耗6个方面。5 .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6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7 .临
2、床上常见的蛋白质一能量养分不良的类型:消疫型养分不良(能量缺乏)、水肿型养分不良(蛋白质玦乏)、消瘦一水肿型养分不良。8 .化脓性脑膜炎生命体征的变更:体温上升、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9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我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10 .脑膜刺激征:颈强宜、Kernig征、BrUdZinSki征阳性。二、选择题1 .胎儿期保健以孕母保健为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放在生后第1周。2 .新生儿或婴儿母乳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避开因溢乳而引起窒息。3 .儿童年龄分期、各期特点与保健(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
3、结扎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至诞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主要为合理喂养与保暖(温度保持在22-24C,湿度55%);(3)婴儿期:诞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为快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消化和汲取实力未完善,易腹沟和养分不良,故应合理喂养: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渐渐消逝,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应按时免疫接种:(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快速,能独立行走,但对危急的识别实力和自我爱护实力不足,箍洁发生意外;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缘由是意外窒息(初生13个月内婴儿易发生窒息,1一5岁婴幼儿易发生异物进入机体,呼吸道异物多见于
4、学龄期儿童):18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应激励其自己进食,不要惩处幼儿。(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为学龄前期;(6)学龄期:自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易出现上学的不适应性;(7)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记进入青春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其次个生长高峰,同时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趋于成熟。4 .儿童免疫特点:新生儿虽可从母体获得IgG,但35个月后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IgG的实力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与胃肠道感染。5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
5、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发育的依次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的依次或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6 .生理性体重下降规律:一般下降幅度为原有体重的3%9%,多在生后34口达最低点,至第7-10口复原到诞生时的水平。7 .生长发育规律:(1)体重的增长:平均男婴诞生体重为3.30.4kg,女婴为3.20.4kg;诞生后前3个月一般每月体重增长600-1000g,生后3个月末时体重约为诞生体重的2倍;诞生后9个月体重的增长约等于前3个月体重的增长,即12个月龄时体重约为诞生体重的3倍(9.5-10.5kg)o生后第1
6、年是体重增长最快速的时期,为“第一个生长高峰”:进入青春期后体格生长再次加快,呈现“其次个生长高峰”。公式:16个月:体重(kg)=诞生体重+月龄X0.7;712个月:体重(kg)=6+月龄X0.25: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X2+7(或8)。(2)身高的增长:新生儿诞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6个月时身长约65cm,1岁时身长约75cm,2岁时身长约85cm:2-12岁身长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7o(3)头围的增长:诞生时头围平均为33-34cm,1岁时约46cm,2岁时约48CnbI5岁时54-58cm,基本同成人:故头围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头围过小常提示
7、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或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脑肿瘤的可能。(4)胸圉的增长:胸围指自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周的长度,反映肺和胸廓的发育;诞生时约32CnbI岁时46cm,约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发育起先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儿童年龄(岁)减1。(5)脑部耗氧量:生长时期的脑组织耗氧较大,小儿脑耗氧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人为20%。8 .骨骼发育:(1)颅骨发育:颅骨缝34个月时闭合;前囱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诞生时约,17.5岁时闭合;后囱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最迟诞生后6-8周闭合:前因早闭、头用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
8、:前囱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前肉张力增加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而前卤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2)脊柱发育:3个月左右出现第一个弯曲一颈椎前凸,6个月左右出现其次个弯曲一胸椎后凸,1岁左右出现第三个弯曲一腰椎前凸。(3)长骨发育:骨化中心出现的多少可反映长骨的生长成熟程度。9 .牙齿发育:(1)乳牙20个,恒牙32个:(2)生后4一10个月乳牙起先萌出,约2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3)乳牙萌出依次一般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10 .母乳是否足够如何推断:若母乳足够,新生儿哺乳后宁静入睡,大小便正常,体重正常增长:母亲可有乳房胀痛感或乳汁溢出浸湿胸
9、前衣服等现象。食后右侧卧位,床头略抬高,避开溢奶引起窒息。11 .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刻,婴儿4-6个月以内提倡母乳喂养,4月后合理添加辅食,1012个月完全断奶,断奶时可能出现烦躁担心、易怒、失眠、啼哭等表现:不能母乳喂养时首选配方奶粉。12 .支配免疫:儿童支配免疫是依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监测状况制订的免疫程序,是有支配、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以确保儿童获得牢靠的反抗疾病的实力,从而达到预防、限制乃至歼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支配免疫的核心。13 .主被动免疫(1)主动免疫:主动免疫产生的免疫力持续1-5年后渐渐削减,所以需加强;主动免疫制剂
10、统称为疫苗,例如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疫苗。(2)被动免疫:该免疫力一般约持续3周,故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毒素、抗血清。此类制剂来源于动物血清。(3)主被动免疫的应用:例如,被针刺伤,马上注射抗体(3周)、疫苗(1一2周的空白期),获得相对应的反抗力。14 .免疫程序:(1)乙肝疫苗:若现在发热、患有急性或慢性严峻疾病者与其痊愈不足2周者,建议推迟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诞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同破伤风),第1、2剂次间隔N28天;(2)脊髓灰质炎疫苗:凡有腹泻、发热与急性传染病者暂缓接种。(3)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第1、2剂次,
11、第2、3剂次间隔均228天。15 .疫苗接种时间(月龄):0:乙肝、卡介苗;1:乙肝;2:脊粉灰质炎疫苗;3: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4: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5:百白破:6:乙肝、流脑:7:无:8:麻疹疫苗。16 .(1)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所需总能量为I1.OkCa1./kg;(2)小儿特有的必需氨基酸:组氨酸;(3)维生素依据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类。(4)矿物质:常见常量元素:钙、磷、镁、钠、钾、氯、硫;常见微量元素:碗、硒、锌、铜、铁。17 .哺乳禁忌:母亲感染HIV,患有严峻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糖尿病、严峻心脏病等应停止哺乳
12、,但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哺乳禁忌。18 .全牛奶的家庭改造:(1)稀释:生后不足2周者采纳2:1奶(2份奶加1份水),以后渐渐过渡到3:1奶(生后2周)或者4:1奶(3周):满月后即可用全奶:(2)加热;(3)加糖:一般100nI1.牛奶加5-8g糖。19 .引入辅食的依次与时间(详见88页):第一种引入的食物:配方奶、强化铁的谷类食物、蛋黄;其次是蔬菜、水果:最终添加的食物是肉、鱼(7-8月),蛋(9-11月)。20 .儿科急诊的特点:(1)儿童起病急、来势凶、病情变更快、突发状况多,应做好各种抢救打算;(2)临床表现不典型,简洁漏诊、误诊;(3)儿童疾病的种类和特点有肯定的季节性和规律性。2
13、1 .(1)洗手洗手是预防院内感染最简洁有效的措施:(2)儿童血压测量:患儿年龄不同袖带宽度也不同。袖带的宽度应为上管长度的1/22/3,不同年龄的血压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X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3)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肋缘下1-2cm;(4)2岁以卜患儿巴宾斯基征可呈阳性,但一侧阳性有临床意义。22 .(1)儿童用药:氯霉素中毒易引起“灰婴综合征”,链霉素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阿司匹林易引起Reye综合征,儿童服用四环素易引起黄斑牙(四环素牙),肾上腺皮质激素随意停药易出现反跳现象,吗啡和冷静药(笨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酸)易引起呼吸抑制,滥用广谱抗生素
14、简洁发生鹅口疮、肠道菌群失调和消化功能紊乱等副作用,儿童腹泻、便秘一般不用止泻药和泻药,多采纳调整饮食、补液、通便等方法。(2)婴儿喂药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间进行,任何药物均不行混于奶中哺喂。23 .(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儿童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体液平衡调整功能差;(2)体液的总量和分布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外液中间质液所占比例变更最大,血浆和细胞内液变更不大,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55f-60%。(3)细胞内液阳离子以钾离子为主,细胞外液以钠离子为主。正常血钾浓度:3.55.5mmo1.1.,血钠浓度:145155mmo1.1.,渗透
15、压:280320mmo1.1.o(4)依据血钠水平将脱水分为等渗性脱水(呕吐腹泻引起)、低渗性脱水(养分不良伴慢性腹泻,程度最重)、高渗性脱水(人为造成,腹泻时补含钠盐过多,程度最轻)。临床上以等渗性脱水最常见,高渗性脱水早期典型衣现为猛烈口渴,且口渴这一症状仅在高渗性脱水时出现。静脉输液恒量补液量是否足够多采纳中心静脉压。24 .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是血液中最重要的一对缓冲物质,两者比值为20:1,它们在维持细胞外液PH中起确定作用。25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脏损害,肾脏损害,代谢性碱中毒。26 .氯化钾溶液的平安剂量:临床常用的是10%氯化钾溶液IOm1.一支,静脉滴注时需稀释成平安浓度0.2舟一0.3%,不行干脆静推,即500m1.水中加10%氯化钾IO15水。27 .(1)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电解质浓度)、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见惊补钙,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接着损失量与生理须要量三部分;(2)补钾原则: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浓、不宜过早、见尿补钾、禁止静脉推注。28 .(1)28胎龄V37周(早产儿),37W胎龄V42周(足月儿),胎龄242周(过期产儿)。(2)诞生体重2500-40OOg(5一8斤,正常诞生体重儿),诞生体重250Og(低诞生体重儿),体重V1500g(极低诞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