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课题调研提纲.docx
《傣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课题调研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傣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课题调研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傣医药爱护、传承与发展探讨报告(提纲)一、概况傣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距今已有2500年悠久历史,她以自己的文字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显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而被国家列为“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而民族医药产业又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也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空间的高增值产业之一,以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链长,带动面广的特点,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傣医药爱护、传承与发呈现状(一)基础理论探讨(二)傣医药临床服务傣药研发生产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傣医药在取得发展进步的同时,必需醒悟地看到,同其他民族医药相比,差距在逐
2、步扩大,加快发展的任务燃眉之急、依旧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药材资源供应不足。州药用植物有1770多种,但单品种隐藏量少,规模化种植少。一些药材资源急剧削减甚至消逝,药材原料来源不足的状况日渐凸显,大部分医药用药材来源于山林野外,规范化种植技术尚未推广,影响傣药新药研发和药品规模化生产。二是新药研发实力薄弱。州医药研发有肯定基础,但应用开发实力弱,国家和地区,全球从事中医医疗服务人员超过30万,中国中药出口达14.6亿美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09年中心颁布的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看法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同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
3、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看法指出“加快民族医药发展,加强民族医药继承和科研工作”。2010年中心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召开新疆工作会议,在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背景下,发展民族医药已成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旺盛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和谐团结的一项重要工作。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看法(国发(2013)40号)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莅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肯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意广阔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
4、展的重要力气傣族传统医药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以“四塔五蕴理论”、“风病论”、“三盘理论”和“解毒理论”为核心的医药科学。当前,国家对云南提出了“建设中国面对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重大战略任务,西双版纳处于桥头堡建设的前沿阵地,交通、口岸、产业、医药、文化等各项事业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州傣族群众与老挝、缅甸傣族,泰国泰族同根同源,文化相近,感情相容,各方面交往特别亲密。面对东南亚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医药的形势,加快发展傣医药,有利于发挥西双版纳的生物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拓宽与东南亚各国的沟通渠道,呈现西双版纳傣医药的独特魅力,扩大与内地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增进与东南
5、亚各民族的传统友情,为桥头堡主阵地建设增光添彩。期间傣医药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如何抢救整理傣医药文献,加快傣医药理论和学术进步,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须要;二是如何健全傣医药医疗、教化、科研机构,加大人才培育和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医药企业的综合实力,更好适应市场竞争的须要:三是随着疾病预防诊断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保健防病治病选择口趋多元化,如何保持傣医药的传统优势,更好适应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须要。(二)发展思路以呈现傣医药健康养生功效为定位,以治未病、保健、养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紧紧抓住院内制剂和傣医疗法这一傣族传统医药的优势,依靠生物资源,依靠科研人才,依靠对外宣扬,依匏龙
6、头企业,坚持走传统民族医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提高傣医药的服务实力和傣医药文化沟通的实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傣医药品牌,构建傣医药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医疗卫生桥头堡。(三)发展原则一一坚持事业发展支撑产业的原则。以夯实民族医药事业为先导,提升傣医药教学水平,培育高素养傣医药人才,建设有自主研发实力的科研平台,提升傣药产品质量,提高傣医医院医疗水平,为傣医药产业腾飞打牢基础。一一坚持特色先行带动整体进步的原则。以展示傣医药特色为重点,聚焦政策资金,依托傣医独特理论体系,开发傣医传统经方,瞄准傣医特色专科,打造傣药独家品牌,以名药带动企业和产业,以名科带动医院和行业,实现傣医药整体进步。一一坚持立足西双版
7、纳进而走向大市场的原则。以本民族本地群众认同为基础,普与傣医门诊,推介名老傣医,推广傣药产品和傣医疗法,让傣医药成为傣族群众和其他各族群众的治病养生的优先选择,站稳西双版纳,拓展全国市场和南亚东南亚市场。(四)发展目标一一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傣医医疗机构10家,全州50%上的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傣医科,每科配备2名以上傣医医师。一一科研理论工作进一步推动。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探讨所云南分所,创办傣医药南药应用探讨院,加快傣医药探讨、应用;抢救整理10部医药古籍,建立4位名老傣医学术工作室,6项成果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嘉奖,争取2项以上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嘉奖。州
8、级以上获奖科技成果转化率80%以上。一一资源爱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傣药种质种苗繁育基地与种植试验示范基地,2家以上企业通过药材种植GAP认证,制定50个傣药材标准。行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傣(南)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7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亿元,年均增长68%;利税总额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66乐培育1一2家以傣药生产为主、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亿元傣药企业集团,3个傣药品牌列为云南省闻名商标,争取1个品牌成为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一一保健养生优势进一步凸显。开设10个傣医传统特色疗法点(中心),开发3个傣族特色养生食品、2个保健品,培育有西双版纳特色和大品种潜力的保健食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药 保护 传承 发展 研究课题 调研 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