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ppt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ppt(5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等钢结构课程报告高等钢结构课程报告钢框架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报告内容一、高层钢结构的发展概况二、高层钢结构的优缺点三、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一、高层钢结构的发展1)国外的发展形成期 西方工业革命时期,铁钢开始用于建筑1872年法国巴黎Menier巧克力厂采用了钢框架结构 20世纪初,技术进步加速,电梯技术的完善。 1931年纽约建成381m(102层)的帝国大厦,钢框架结构,206Kg/m2, 雄踞世界第一高40多年。Empire state building美国哥伦比亚大厦台湾101大楼马来西亚双子塔德国宝马总部大楼解放前高层钢结构建筑甚少,最高的是1934年在上海建
2、成的上海国际饭店,22层,高82.5米。中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修建高层钢结构,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大连、厦门等地建造了数十幢高层钢结构建筑。21世纪以来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刚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2)国内的发展混凝土核心筒:钢巨型外伸桁架,钢骨混凝土巨型柱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由日本森海外株式会社主导兴建,总造价1050亿日元。地上101层、底下3层。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筑总面积38.1万平方米。高度达492米,总用钢量5.23万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二、高层钢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承载能力高,自重轻,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要轻 30-5
3、0,结构所占面积和空间小,另外钢结构断面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增加建筑有效面积8左右,抗震性能好,工厂化程度高,建设周期短,钢材可回收,对环境污染小。 缺点 钢材的抗火性能差,用钢量稍大,造价偏高。刚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有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之分,取决于框架部分的剪力分担率。二者有不同的设计要求,适用范围,最大适用高度和抗震设计等级,设计时应分别符合有关规定。 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9.1 总则9.1.2第九章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刚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应祖训现行国家标准建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9.1.1刚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有不同的
4、形式,其框架部分除采用钢框架外,必要时也可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或钢骨混凝土柱)和钢梁的组合框架;钢框架必要时可下部楼层用钢骨混凝土柱和上部楼层用钢柱,混凝土核心筒必要时可作为钢骨混凝土结构。此外,周边钢框架必要时可设置钢支撑加强,使钢框架成为具有较高侧向承载力的支撑框架。9.1.39.1 总则大连远洋大厦中间核心筒混凝土墙中设钢骨架;为了使钢框架在刚度上有较好的过渡,减少主要承重构件对整体及构件本身刚度突变的影响,外框9层以下为钢骨混凝土柱,9层以上为箱型钢柱;6层以下为混凝土梁,7层以上为钢梁,钢梁为焊接H型钢。大连远洋大厦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双重体系时,其最大适用高度不宜超过现行国
5、家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抗震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和钢框架-支撑结构最大适用高度二者的平均值。单重体系时,不宜超过GB50011对抗震墙结构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9.1.49.1 总则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等级,钢框架部分和混凝土核心筒部分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表6.1.2和表8.1.3的规定。框架下部采用钢骨混凝土柱上部采用钢柱时,应设置过渡层防止刚度突变。过渡层的柱刚度宜为上下楼层柱刚度之和的一半。9.1.59.1.69.1 总则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宜作为双重体系。钢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的最大楼层
6、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总剪力的10%;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的增大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地震剪力的20%和最大楼层剪力1.5倍二者较小值,且不小于结构底部地震剪力的15%。9.2.19.2 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说明】在地震作用下,由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侧向刚度较钢框架大很多,因而承担了绝大部分地震力。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弹性极限变形很小,约为1/3000,在达到极限变形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已开裂,而此时钢框架尚处于弹性阶段,地震作用在剪力墙和钢框架之间会实行再分配,钢框架承受的地震力会增加,而且钢钢架是重要构件,它的破坏和竖向承载力的降低,将危及房屋的安全,因而有必要对钢
7、框架承受的地震力作更严格的要求,使其能适应强震时的大变形且保有一定的安全度。9.2 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当钢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分配的最大楼层地震剪力小于10%时,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单重体系。单重体系的混凝土核心筒的墙体应承担100%的结构总剪力,钢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分配的剪力不宜小于结构总剪力的4%。9.2.29.2 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说明】非双重体系的结构在美国称为房屋框架,是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有施工方便的优点,我国有广大的非地震区和6度设防区,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对100m以下高度的房屋可适当降低设计要求,但此时框架部分仍宜用一定的承载
8、储备。9.2 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双重体系设计时,可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以提高钢框架的剪力分担率:1 框架柱的间距不宜过大,混凝土核心筒尺寸应合理2 采用钢骨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柱的组合框架;3 周边被刚框架用支撑加强。【说明】为了满足双重体系的设计要求,钢框架的柱距不宜过大。设计表明,当框架柱距不大于6m左右时,双重体系要求不难满足。9.2.39.2 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建筑平面的外形宜简单规则,宜采用方形、矩形等规则对称平面,并尽量使结构的抗侧力中心与水平合力中心重合。建筑的开间、进深宜统一。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当高度超过1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钢筋混凝土 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