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20240630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家风传承的实践探索——中共遂宁市委党校教研一室.docx
《调研报告:20240630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家风传承的实践探索——中共遂宁市委党校教研一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20240630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家风传承的实践探索——中共遂宁市委党校教研一室.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以家廉文化助推清廉建设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家风传承的实践探索中共遂宁市委党校教研一室屈燕“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1党的十八大以来,家风建设始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文化基因和品德传承,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优秀传统家风是中华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视地方优秀传统家风的历史影响与时代价值,培塑廉洁家风典范,古为今用对推进清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遂宁市安居区深度挖掘明代才女黄峨家风,积极开展“家廉文化”助推“清廉建设”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果,值得深入研究。一、黄
2、峨家廉文化内核的历史溯源黄峨(14981569),字秀眉,女,明代著名散曲家,“蜀中四大才女”之一,遂宁西眉镇皇榜寺(现属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人。其才情卓绝,诗词均工,曲作尤佳,被誉为“才艺冠女班”,与新都状元杨慎结为夫妇,成就“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的一段历史佳话。黄峨一生立足为女、为媳、为妻、为母的四重角色,在黄氏清慎家风和杨氏清白家风的沐浴下,处事正、嘱夫廉、教子严,“德以助廉行以立身”的黄峨家风逐步形成,为当代家庭建设和家风传承提供了宝贵历史资源。(一)黄峨家风的发展脉络1 .承于遂宁黄氏“清慎”家风明代遂宁黄氏家族,是遂宁有名的五大家族之一,世居遂宁西眉镇皇榜寺,号称“诗人
3、世家”“官宦门第”2。黄峨父亲黄珂历任按察使、都御史(相当于现代的司法干部、纪检监察干部),最高任职南京工部尚书3。其长期担任监察重任,以清正廉洁、风纪严整、果敢睿智著称,尤其在平叛“米鲁之乱”和安化王朱真皤叛乱中体现尤甚46-73.嘉靖皇帝在明赠工部尚书黄阿恤典制中评价黄珂“考其清慎之操,特达之才,法比精明,风裁严整,威行海道,动著边陲”高度赞扬了黄珂清慎的为官之道。黄氏一族家门清慎,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尚书、布政便、知府、进士、举人、贡生多达十余人,黄峨父亲黄珂清廉勤勉,其母聂氏家教严谨,其弟黄辜端严正直,其侄黄若榛博施济众,世代涵养出独特的清慎家学文化。在优秀淳朴家风的影响下,黄峨既学得
4、了文化知识,更传承了优良家风,养成了心系百姓、崇德向善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成为黄峨家风的重要组成内容。2 .融于新都杨氏“四重”家训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黄峨与杨慎结为伉俪,正式嫁入新都杨家,杨慎之父正是一代名相杨廷和,杨家同样以清白传家闻名于世,以突出勤廉节俭、亲善守礼的“四重”家训闻名当世5。黄峨秉持清慎家风和“四重”家训,孝老爱亲、纪纲家务,让丈夫放心家庭、安心事业,赢得杨家上下一致称赞。嘉靖三年(1524年)初,杨慎之父杨廷和因大礼议”事件473-75,被迫辞官回乡。黄峨力主在门口挂上“拒访牌”举办“和乐家宴”,以避免结党营私、怨愤君上之嫌,其敏锐的政治性和出色的大局观,以“慎”
5、之一道帮助杨家规避了结党之祸。黄峨关心国事、考究民疫,婚后更是竭力鼓励杨慎勤廉任事、清慎作为,继承并发扬了黄杨两家优良的“廉内助”传统,自身的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趋于完善。3 .传于黄峨之后“四足”家训嘉靖三年(1524年)秋,杨慎因“大议礼”事件被罢官,谪戌云南永昌卫。在与黄峨告别时,杨慎作一首四足歌5,主要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教育子孙后代要淡泊名利、勤俭持家和低调知足,后成为杨家家训。“四足”家训融汇了夫妻二人的治家理念,虽是对“四重”家训的继承和发扬,但更加注重勤俭持家、低调知足,这恰恰是黄峨“清慎”家风的精髓。特别是第三句:“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只求她温良恭俭敬姑
6、埠。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惠足矣”,明显围绕黄峨所写,是杨慎对黄峨的客观评价,也是杨慎对比黄峨所定的杨氏后人择妻标准。黄峨回到新都杨家,一方面以书信鼓励杨慎早日走出困境,另一方面,黄峨以“四足”家训治理家务,与杨慎虽终生无所出,但她仍亲自抚养杨慎小妾所生的宁仁和杨慎弟弟杨惇的儿子有仁,对他们视如己出、精心教导,对杨氏一族产生深远影响。隆庆三年(1569年),作为杨慎续弦的黄峨病逝,杨氏一族破例将其与杨慎合葬,实现了她和杨慎“生同心、死同穴”的夙愿,可见其高贵的品格得到了杨氏一族的完全认可与崇敬。(二)黄峨家风的内涵黄峨生活在官宦之家,却从未染上一丝不良习气,始终以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支撑起家族的
7、繁衍和发展。黄峨一生所展现的心怀百姓的家国情怀,纪纲家务的恪尽职守,不畏艰难的坚韧品质,力排众议的开拓精神,以及她高深的文学修养,在今天仍然值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1 .心怀百姓、崇德向善无论是黄氏清慎家风,还是杨氏清白家风,都将心怀百姓、崇德向善放在重要位置。明正德五年(1510年),遂宁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纷纷到广德寺求取心药方消灾,年仅12岁的黄峨不忍百姓受战乱之苦,将不易记诵理解的心药方改成朗朗上口的心药歌:“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孝顺十分满,老实一整盘”,供百姓传唱以排解战乱之苦,至今仍在安居区民间流传。此外,相传黄峨婚后回乡祭祖遇陡窄域口,不忍百姓受出行之苦,随即取下首饰交给
8、当地官员,倡导集资修路,此后人们怀念黄峨捐资之情,把此地称作“首饰娅”,一直沿用至今。黄峨治家期间,提议杨家施谷捐布,并带动绅商捐资,维修城墙、疏浚桂湖、修缮学堂、设置义田、以工代赈,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诸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2 .淡泊名利、勤廉齐家黄峨一生知书达理、潜心诗词,除文学成就外,更以“廉内助”著称,对杨慎勤廉任事产生深远影响。嘉靖五年(1526)六月,杨慎听闻父病,返家省亲,黄峨见其有足疾,便亲制竹杖赠与杨慎,希望杨慎能够如竹一般坚韧不屈、行端影直、志存高远、虚心淡泊。杨慎将黄峨的叮嘱用“中空外直节劲心虚”八个字刻在竹杖上,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如今这支竹杖仍保存完好,陈列于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 报告 20240630 遂宁市 安居 区黄峨 家风 传承 实践 探索 中共 遂宁 市委党校 教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