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与GLONASS系统概况与比较(毕业论文).docx
《GPS与GLONASS系统概况与比较(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与GLONASS系统概况与比较(毕业论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GPS与G1.ONASS系统的概况与比较专业年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论文完成日期2012年05月GPS与G1.ONASS系统的概况与比较专业:电科班圾:作者:指导老师:摘要近10余年来,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几次局部斗争中的胜利实践,充分展示了现代五星导航系统的重大军事利用价值:同时,GPS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发展成为对全球经济有相当影响的巨大产业,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目前,已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除美国的GPS系统外,还有俄罗斯的G1.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中国的北斗更星导航系统以及日本和印度的区域卫
2、星导航系统。本文在简要论述现代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呈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GpS系统和G1.(WASS系统建立的历史过程和现状,以及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异同点,并分析论证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规划供应参考。关健词:GPSG1.ONASS羽星导航比较测试验证。伽利略系统原安打2006年完成在轨测试验证,2008年前完成全部30颗卫星的放射与组网。现安排推迟为:2(X)7年底放射其次颗试验卫星G1.OVE-B:2(X)9年起先放射伽利略丑星和完成在轨测试验证;2012年前完成全部星座R星的部署,并进入工程应用阶段。1.1.4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IO月,我国胜利放
3、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现已独立建成具有3颗北斗卫星的导航忒验系统。该系统采纳主动式导航体制,为我国境内及周边地区的中、低动态用户或净止用户供应定位和授时服务,时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着主动的推动作用。2007年4月1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又胜利放射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进入高度为2l5(X)km的中网轨道,标记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我国将在将来几年内接连放射北斗导航W星系列,并进行星座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采纳单向时间测距的被动式导航体制,具有定位、测速和授时等功能。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等
4、部门以及其它特殊行业供应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1.1.5 日本和印度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X)6年,日本政府提出建立区域R星导航系统一一准天顶星导航系统(QzSS)QZSS星座由7颗卫星组成。包括3颗倾斜地球同步椭圆轨道(IGSEo)卫星、I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3颗大椭网轨道(HEO)卫星,安排2009年放射第颗卫星。QZSS卫星导航信号与GPS和伽利略星星兼容,包括1.IC,I.ICA,1.2C,1.5和IIl-SAIF等信号。QZSS地面限制系统包括IO个监测站和I个主控站,时间尺度与国际原子时(TAD相差19s,坐标系统与GPS系统偏差小于0.02m。印度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
5、NSS)星座将采纳3GEO+4IGSO构形,卫星将在1.l和1.5频段上调制导航信号,并利用C频段对卫星进行测距,用S频段进行卫星测控。安排2009年放射I颗GEOJE星,用于协助GPS区域增加导航,并进行IRNSS系统技术初步试验验证。1.2 GPS与G1.ONASS系统建立的背景20世纪70年头,随若美苏军备竞赛的升级,美国的军事领域迫切须要能够在世界范围精确定位的系统。美国国防部不惜斥资120亿美元研制军用定位系统。GPS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后的第一:大航天技术工程.1973年成立GPS联合安持办公室。1977年,美国放射了两颗导航技术卫星NTS-2和NTS-3,后者即是
6、GPS系统的第颗卫星。从70年头起先到1994年3月9日整个GPS星座配备完成,历时20年,最终建成JZ由24颗R星组成的GPS“该系统可供应一天24小时全球定位服务。1978年,美国胜利放射了第一颗用于GPS系统的卫通此后GPS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运用的系统。作为对其回庖,前苏联国防部设想了全球导航系统,即为G1.ONASS。也正是由于以上缘由,我们可以发觉G1.ONASS在很多方面类似于GPS.但是两者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1960年木,前苏联军方确认须要一个IJ.星无线电导航系统用于新一代弹道导弹的精确导引,而当时已有的旋风TSyklon卫星导航系统接收站须要好几分钟的观测才能确定个位置,
7、因此不能达到导航定位的目的。1982年,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G1.ONASS的笫一颗卫星升空,从今起先应用了测量与导航领域.G1.ONASS的定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不实施所谓的SA,因而对于民用来说,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G1.ONASS的另个优势是卫星轨道倾斜度较高,可适用于较高纬度的地区。G1.DNASS卫星星座原安排放射24颗卫星,1998年12月30放射3颗新的G1.ONASS卫星之后卫星轨道上的数量达到了17颗。目前,在这17颗卫星中,有3颗短传不能供应服务。1.3 GPS与G1.ONASS系统的建成与现代化1968-1969年,前苏联国防部、科学院和海军等些探讨所联合起来,安排
8、为海、砧、空、天武装力气的定位与导航需求建立一个雉一的解决方案,直到I970年这个系统的需求文件才编制完成。经过深化探讨和探讨之后,1976年前,苏联颁布建立G1.oNASS系统的法令1该安排的第一次卫星放射是在1982年10月12日进行的,1993年9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正式宣布G1.ONASS将成为个工作系统。1993年,俄罗斯政府正式把G1.oNASS安排交付俄罗斯航天部队(VKS)主管,该部队负贵G1.oNASS卫星的部署、在轨维护和用户设备检验。此外VKS还经管科学信息协调中心,由此对公众发布G1.ONASS信息。1994年俄岁斯起先进行布满星座的7次放射安排的第一次放射。1995年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PS GLONASS 系统 概况 比较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