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公司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ocx
《DL公司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公司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作者:朱亮;学历:探讨生;学位:硕士学位:单位:广西民族高校相思湖学院:邮编:530021;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10号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探讨院党务工作部(蒙会琼收)D1.公司创建于1958年,目前企业员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达900多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企业员工人数的三分之一。该企业具有典型的学问型企业的特点,是智力资本型企业,是以无形资产运作为主的企业。但通过D1.公司学问型员工激励机制现状的分析和诊断,发觉D1.公司学问型员工激励机制仍存在诸多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部分,改进和完善该企业的学问型员工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激励管理水平,是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
2、、心理契约及激励的关系企业有效激励的前提是对心理契约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不同个体、层面的需求,避开员工缺乏需求而产生惊慌等消极心态,并通过使某些需求得到基本满意来消退或削减之前产生的消极的内心体验,从而复原心理的平衡状态。假如某些需求无法得到基本满意,就会对心理契约的构建、形成产生影响,产生心里契约违反现象,影响员工激励的产生。及员工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并通过激励机制有效维持心理契约避开出现心理契约违反的状况是激励机制产生激励作用的重要保障。1、适应时期学问型员工激励对策通过对一些辞职的年轻学问型员工进入深度访谈发觉:在以往的D1.公司的聘请环节中,往往会出现由于企业及员工之间信息不对称造
3、成聘请过程中赐予学问型员工不符合公司实际的期望,严峻影响新进员工的主动性,部分新进员工进入公司不久后就选择了辞职。另外,一些学问型员工在进入公司后,由于工作阅历不足、工作阅历尚浅,对企业的现状存在诸多不满、不了解的地方,甚至由于公司及员工之间缺乏相互的沟通,简单引起学问型员工对公司的误会,渐渐形成了不满心情,这也是导致年轻学问型员工辞职的重要缘由。因此D1.公司必需尽快改进和完善聘请机制:(1)D1.公司要科学制定聘请安排,具体描述聘请岗位的工作要求以及相应的用人标准:客观介绍企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人才理念等信息,使新进学问型员工对企业有一个客观精确的推断,建立合适的心理契约。(2)学问型员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公司 基于 心理 契约 知识型 员工 激励机制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