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真题.docx
《运动生理+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真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运动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 运动技能:2、 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或是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3、 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法。4、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5、 氧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血液中Po2的高低,反映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氧解离曲线。6、 氧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血液中P2的高低,反映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7、 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兴奋过程是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而肌细胞的收缩过程是以肌纤维变化为基础,他们有着不同的生
2、理机制,肌肉收缩是必定存在某种中介过程把他们联系起来。8、 机梭:呈纺锤形,外有结缔组织被囊。囊内含有212条纤细的骨骼肌纤维,叫做梭内肌纤维9、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10、时间肺活量:在一次尽力吸气之后,用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计算1秒、2秒、3秒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11、最佳心率范围:当心率在(U0、120)(170180)次.min-l时,心排出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心输出量处于较高水平的这一心率范围,称为最佳心率范围。12、最适初长度:13、心指数:15、离心收缩:拉长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离。16、心力贮备:心输出量可以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贮
3、备17、运动密度:18、阈强度:是指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19、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20、本体感受器:存在于骨骼肌内的感受器。包括肌梭和腱器官。21、肺换气:22、兴奋性: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特性。23、最大吸氧量:24、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利用样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25、血氧饱和度:血液中Hb与氧结合的程度,即血红蛋白含量与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其主要有氧分压所决定26、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27、赛前状态:人
4、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28、肺泡通气量:29、紧张性牵张反射:30、感受器的换能作用:31、力量素质:32、时值:是指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短作用时间。33、磷酸原系统:是指ATP和磷酸肌酸CP组成的系统,由于二者的化学结构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股成为磷酸原系统34、乳酸能系统:是指汤圆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35、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是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36、能量系统:提供ATP在合成的能量供应系统。依据不需氧和需氧方
5、式的不同可分为三个系统,既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37、静息电位: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38、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迅速而短暂波动。39、膜的极化:生理学上将静息时膜内外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40、去极化:膜的电位负值减小41、超极化:膜的电位负值增大42、复极化:膜去极化后,又恢复到安静时的极化状态43、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44、神经肌肉节点:神经末梢与极限位接触前先失去髓鞘,再以裸露末梢嵌入肌膜上被称为终板膜的凹陷中45、单收缩:整块肌肉或单个肌纤维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后,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一次收缩。46、强直收缩:增加刺激的频率,是每次刺激
6、的间隔短于单收缩持续的时间,肌肉的收缩将出现融合现象,即肌肉的不完全舒张。47、不完全强直:一种在增加刺激频率时,肌肉未完全舒张就产生第二次收缩,肌肉收缩出现部分的融合48、完全强直:一种如果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期末之前就开始第二次收缩,肌肉收缩反映出现完全融合。49、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50、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51、绝对力量:一块肌肉在对抗他所能勉强移动的负荷下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张力。52、比肌力:肌肉每平方厘米生理横断面所发挥的最大力量。53
7、、感受器:人和动物的体表或组织内部存在着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结构和装置。54、等动收缩:是指肌肉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的速度进行同等强度的收缩。55、张力一速度关系:肌肉在有后负荷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收缩产生的张力与收缩时的初速度成反变关系。56、长度一张力关系: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对肌肉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影响。这一关系表明,在最适出长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收缩的效果最好。57、肌肉的收缩能力:肌肉本身的机能状态。58、腱器官:大部分位于梭外肌的肌腱中,是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59、脊髓:是中枢神经中最初级部分,它具有介导跟中反射的神经元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