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分析.docx
《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分析摘要公司治理作为一个领域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整个80年代乃至90年代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公司治理问题都将会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人类迈进21世纪时,以企业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系统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飞跃。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情况看,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因为人们对市场监控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迫切要求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又由于其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制度难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冲击而要求重建;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家族治理模式在前不久的金融危机中更是摇摇欲坠。我国上市公司及其相关领域的改革将是本世纪社会
2、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将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第一章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1.1 古典管家理论新古典主义认为,企业是一种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处在一个信息、资金可以自由流通、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企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所以,在新古典经济中,企业理论是不存在的。由于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下,市场机制的运转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的,所以就不会有企业与市场机制之间的替代,也就是用企业内部的行政决策来代替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因此,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即使是对公司内部结构的研究
3、,也属于管理学的范畴,而对于他们而言,执行公司主人命令的管家,其意志与公司主人是一致的,即不存在委托问题。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企业的治理方式,也就是企业内部的控制权配置方式,与企业的行为关系不大。因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公司的行为并不会对公司内部的信息和控制权的安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市场的配置I1.1.2 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从根本上突破了新古典理论的局限性。一方面,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无法掌握完整的信息;另外,个体间的信息分配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出现。该理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存
4、在着股东和经理人员相互制约的现象。因为现代企业的生产规模大,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以及内部的分级管理,所以,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两权分离,更好地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结合,这就是一种制度创新。但是,这也导致了以下问题:(1)随着公司股权结构的日趋松散,个人持股比例偏低和“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股东对经理层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公司控制权转移到经理层手中。(2)经理人的自主性已经取代了股东,成为经理人革命结束的标志。但是,也有一些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由于他们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因此,他们对公司仍有最后的控制;(3)由于经理人自主性的不断增强,加之在现代企业中,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和激励作用的减弱,
5、经理人逐渐产生了一种倾向,即不顾及股东的利益。1.3 现代管家理论建立在完美信息基础上的经典管理学理论明显与实际不符,不完整信息的存在使得这一理论难以对现代公司中出现的“双职分离”和“双职融合”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尽管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对“双职分离”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但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却发现,其前提假设并不适用,且有很多经验结论与其截然相反。基于这一点,唐纳森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现代管家”理论。他指出,委托代理理论不适用于经理人内在的机会主义与惰性,经理人对自己尊严、信誉与工作满意度的追求,将驱使其以“管家”的身份来管理企业。现代管理理论指出,在
6、自我管理的约束下,经营者与其它有关人员的利益是一致的。第二章公司治理典型模式的研究及对我国的指导意义2.1 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2.1.1 英美市场导向模式这种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股权结构的高度分散化、普通股东和公司之间的联系被淡化。上市公司的有效治理需要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以及一个活跃的外部控制市场。公司的产权结构比较松散,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直接控制作用不大,存在“所有者弱,经理强”的现象;但与此同时,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较快,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能力较强,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用脚投票”是其控制权的主要方式。股权红利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层决策的重要因素。公司以股权激励为
7、主,以股权激励为主。这种模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很受欢迎。非常发达的证券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工具,也是市场资源高效配置和实现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2.1.2 德日银行导向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所有权高度集中,银行在企业融资、公司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立一种典型的银行与公司的关系管理。公司的股份被机构股东所集中持有,其中包括银行和非银行等金融中介,他们拥有足够的股权来控制股东会和董事会,并且可以直接任免管理人员。(2)企业间的相互持股。由于德、日两国对公司股权的相互持股并不加以限制,所以在德国、日本两国中,公司股权的相互持股非常普遍,而且公司股权还增强了公司
8、间的关联性。(3)建立严格的股东监督制度。德、日两国的企业股东监督制度属于积极主动的模式。根据德国法,企业必须成立两个委员会,分别是:执行董事会与监事会。监事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威,对企业进行监督与控制。另外,德国工会实力雄厚,职工监督员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参与。由于其自身拥有较多的股份及股份代理,银行对公司的监事会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在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其代表联合其他代表,要求改组执行董事会,更换公司经理,从而实现银行及利益相关者直接监督公司。由于日本银行的双重性质,使得它在监督权的行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日等国的公司外部控制市场发展滞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上市公司 公司 治理 结构 完善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