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docx
《2024年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篇1一、心理训练目标:1 .协助学生了解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实际学习生活中去。2 .更好地接纳自己及他人。3 .使学生学习降(牲活环境的干扰,使其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4 .使学生学习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习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学习接纳自己成为孰能无过的正常人。二、训练方法:运用挑战、提问、议论、鼓励,甚至命令等方法来促使学生面对和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三、活动过程:1 .为了证明思想和情绪之间的重要关系,只要考察一下你对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以许多方式作出的反应就行了。2 .假定我告诉你:我真喜欢你,你真是一个可爱
2、的人。请你说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3 .令你感觉不好的绝大多数消极思想实际上都是天真和不符合现实的。4 .下面是导致消极情绪的十种天真的思想方式。请仔细阅读。把你家庭作业中写的、引起你消极情绪的、不合理的、失真的思想信念与之对比一下,看看属于哪一类:Q)非此即彼:你以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事物。例如某种情况未臻完美,你就把它看作是一个彻底的失败。(2)以偏概全:你把某个单独的消极事件,诸如考试不及格,或同学不理你,看作是一种无止境的失败,一提到这件事情,你就用上了总是或从不这样的字眼。心理过滤:你挑出某个消极事件的细节,并把它不着边际地夸大,于是在你眼里整个现实变成了黑暗,就像一滴墨水弄脏了一池
3、清水一样。(4)贬抑积极事物:通常坚持以为它们是不算数的,你拒绝了积极的经验。如果你干了T牛出色的工作,你仍以为它还不够好,或别人也同样能做好。贬抑积极事物,抹杀了生活的快乐及自己的长处,使你感到无能为力及得不偿失。(5)仓促下结论:在你的结论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你对事态作出了消极的解释。(6)夸大其辞:你过份夸大了你的问题和缺点的严重性,或者你过份轻视了你的可贵品质的重要性。(7)你断定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如我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是很恐惧的;或者我感到内疚,我首先是一个堕落的人;或者我感到愤怒,这证明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或者我感到自卑,这意味着我是一个无能的人;或
4、者我感到失望,我肯定是没有希望的。(8)虚拟陈述:你以为事态的发展迎合你的希望或期望。一位学习优异的同学在做了100道数学练习题后,她自言自语道:我不该错这么多题。这使她感到沮丧,以致她一连几天也不再去做习题了。必须、务必、不得不都是相似的罪魁祸首。针对自身的虚拟陈述导致内疚和挫折,针对他人和世人的虚拟陈述则导致愤怒和灰心丧气。如他不该那么固执己见和争强好胜。许多人试图用应该怎样和不应该如此的话语来激发自己,就好像他们是一些懈怠者,在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及遵守课堂纪律之前必须对他们作一些惩罚。我不应该上课讲话虚假陈述使你往往难以克制,并且你会有去做某件恰好相反的事情的冲动,因此虚拟陈述往往是起不了
5、作用的。(9)贴标签:贴标签是非此即彼思想的一种极端形式。你不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而是给自己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如我是一个没用的人,你还可能给自己贴上一个傻瓜、一个失败者、一个笨蛋等标签。贝扬签是完全非理性的,因为这个标签同你的所作所为是不相符合的。人类是存在的,但是傻瓜、没用的人、笨蛋是不存在的。这些标签是毫无用处的抽象的事物,它们只会导致愤怒、焦虑、沮丧和缺乏自尊。你也会给别人贴标签。当某个同学冒犯了你的时候,你会自忖道:他是一个!于是你觉得问题出在那个人性格或本质上,而不在于他的思想或行为。你把他贬得一无是处。这使你对改善事态怀有敌意和不抱希望,没有给事情变好留有余地。(10)人格化和责怪
6、:当你对并非由你完全控制得了的某件事情负责的时候,就产生了人格化。当一位班里的中队长得知此次中队在全校体育比赛成绩不佳时,她并没有仔细地寻找失败的原因,而是自责道:这证明我是一个不称职的中队长。当一个同学遭到爸爸毒打时,他自忖道:要是我平时听他的话,不惹他生气,他就不会打我了。人格化导致内疚、羞耻和不胜任感。有些人的行为正好相反。他们因自身的问题而责怪别人或责怪当时的条件。他们忽视了有助于解决那些问题的各种途径。我之所以没被评上三好学生,是因为老师看不上我。责怪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别人将拒绝做替罪羊,而且他会以牙还牙地对你进行大肆攻击。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篇2-背景(一)面向学生:中学(
7、二)学科: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课)(三)课时:一课时(四)课前准备:1 .收集关于自我认识方面的故事,影片,准备若干白纸。2 .思考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情况。3 .收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的心理活动。二、教学课题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以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体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随着生理的不断发育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关注,学生已出现了较为独立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独立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所以自我评价的水平仍然较低,对自身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因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初 团体 心理 辅导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