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技术指引(试行).docx
《苏州市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技术指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技术指引(试行).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技术指引(试行)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05月目录1总则12术语13基本规定34设计41.1 一般规定41.2 标准化设计和模数协调41.3 集成设计与部品选型51.4 设备和管线125部品生产155. 1一般规定155.1 部品生产155.2 部品检验185. 4包装运输及堆放196施工安装216. 1一般规定216.2施工准备216. 3设备与管线安装226.1 部品安装236.2 成品保护256.3 施工培训、安全与环境保护267工程质量验收277. 1一般规定277.1 检验批划分287.2 隐蔽验收287.3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317.4 室内环境验收3
2、57.5 防火防潮防霉验收368使用维护388. 1一般规定388.2日常维护和维修398.3部品更新40附录A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质量验收内容41附:条文说明42.o.为促进苏州市居住建筑高质量发展,规范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和使用维护,制定本指引。1.0.2本指引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居住建筑新建、扩建、改建的装配化装修工程的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和使用维护。103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工程的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和使用维护除应符合本指引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装配化装修assembleddecor
3、ation遵循管线分离的原则,将工厂化生产的标准化内装部品部件、设备管线等在现场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2.0.2干式工法non-wetconstruction采用干挂、样卯、卡扣等干作业施工工艺的建造方式。2.0.3管线分离pipelineseparationtechnique设备管线敷设于装饰面层与隐蔽构造体形成的空腔内,以及其他将设备管线设置在建筑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2.0.4部品part由工厂生产,构成室内空间的隔墙、墙面、顶面、地面系统,厨房、卫生间系统以及设备与管线系统的内装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内装功能单元。2.0.5部件component由工厂生产,作为一
4、个独立单位的内装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是部品的组成单元。2.0.6装配化隔墙assembledpartitionwall由工厂生产、现场组合安装的用来分隔空间、确保空间尺寸精确,且满足隔声、防火等功能要求的建筑非承重墙体。2.0.7装配化墙面assembledwallfinishing在结构墙体或装配化隔墙基层上,由工厂生产、现场采用干式工法组合安装,满足装饰和使用要求的墙面。2.0.8装配化顶面assembledceiling由工厂生产、现场采用干式工法组合安装,满足装饰和使用要求的顶棚。2.0.9装配化地面assembledfloor在楼面或地面构造基体上,由工厂生产、在现场采用干式工法组合
5、安装,满足装饰和使用要求的地面。2.0.10装配化厨房assembledkitchen由工厂生产、现场采用干式工法组合安装,满足炊事活动功能要求,并配置墙、顶、地面及橱柜、厨房设备、管线等部品的功能空间。2.0.11装配化卫生间assembledbathroom由工厂生产、现场采用干式工法组合安装,满足洗浴、洗漱和便溺功能要求,并配置墙、顶、地面及卫生洁具、设备管线等部品的功能空间。3基本规定3.0.1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lM)、人工智能(AI)、虚拟实境(VR)等技术,实现装配化装修工程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专业协同,保证工程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质量可追溯性。3.0.2居住建
6、筑装配化装修部品部件应与结构、设备管线相分离,安装工艺应便于部品部件及设备、管线检修更换,且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0.3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应满足标准化、模数化的要求,部品部件应采用通用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并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应满足快速拆装、改装和维保的要求。3.0.4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的管线系统、设备系统宜进行集成。3.0.5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应采用绿色施工模式,减少现场切割作业和建筑垃圾。3.0.6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工程应有完整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文件资料。3.0.7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工程宜选用绿色环保、可循环、可再利用、可再生材料。3.0.8居住建筑装配化
7、装修工程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光照环境和声环境的质量。3.0.9严禁擅自拆除主体承重结构或改变使用功能,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时应符合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的规定。4设计4.1一般规定4.1.1 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设计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辅助设计,并宜与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和空调、燃气、智能化等专业同步进行一体化设计。4.1.2 装配化装修设计流程宜按照技术策划、方案设计、集成设计与部品选型、深化设计四个阶段进行。4.1.3 装配化装修设计文件的表达深度应能满足装配化施工的要求。4.1.4 装配化装修设计应选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市 居住 建筑 装配 化装 技术 指引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