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应润庙元代《梁公祈雨灵应记》碑考述.docx
《平遥应润庙元代《梁公祈雨灵应记》碑考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遥应润庙元代《梁公祈雨灵应记》碑考述.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平遥应润庙元代梁公祈雨灵应记碑考述平遥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属古陶地,帝尧初封于此。秦置县平陶,属太原郡。北魏因避太武帝拓跋泰名讳,改平陶县为平遥县,后直沿用此名。宋金元时期隶属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汾州升为府,属汾州府。清时未变。应润庙位于平遥境内的超山,在县城东南约40公里。碑载:图经云:超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三百三十六丈,峻越余山。城冢记云:平陶东南有过山是也,唐天宝六年改名超山也。山之谷越谷也,谷行十余里,中有佛舍百福寺也,寺东有古神祠应润庙也梁公祈雨灵应记碑,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由教谕张翼撰记,曾存立于应润庙内。碑文回顾记述了曾任平
2、遥县令的梁公天翔赴应润庙祈雨灵应并两次.重修的事迹,并对梁公及其家族作了简要介绍,特别是记载了元代等祭习俗和祀神演剧活动的相关信息。遗憾的是,虽载邑志,却寂寂无闻。笔者不揣浅I辆,尝试钩沉文字,以还原一段史实。一、应润庙及碑刻存毁载录应润庙始建年代及所祀主神,已无可考证。其因祷雨灵应而闻名,北宋宣和元年(1119)即有耆老相传,岁遇旱,祷于兹,未尝不应的记载。更因当年平遥国令余彦和祷雨灵应,清于朝,乃赐以应润名庙”而声名益著。受此敕封,应润庙也被称之为应润侯庙或应润侯祠2。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记:“应润侯庙,在超山。宋宣和元年敕封,有碑。神及灵威,祷雨立应。又一庙在南门外,一庙在西坡村,一庙在
3、东泉村3雍正十二年(1734)山西通志也记载了相似的信息,并提到了本碑的撰记人平遥县教谕张翼。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沿用康熙县志说,并另记:“应润侯祠乾隆三十五年笆宰德公重修4。直到光绪辛丑年(1901)胡聘之编撰山右石刻丛编仍收录庙内部分碑刻,可见此时应润庙尚存。考其现状,仅留有一段残垣断壁的遗址。有人在原址上用砖石垒砌了一孔简陋的窑洞,既无神像也无名称,只有极其简单的拜祭痕迹。梁公祈雨灵应记碑最早存立于应润疝内,康熙四卜六年(1707)平遥县志明确记载:“元梁公祷雨碑,在超山。训导张翼撰,伶思贤书。碑甚大,字扁古,有别致。思贤,江右名儒。”5同时载录相关碑文9篇,即北宋宣和元年周炜撰
4、超山神祝文、余彦和撰救赐应润庙记、宣和二年(1120)张标撰周太守超山祝文跋;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郭明济撰大金重建超山应润庙记:元至元二十六年张翼撰梁公祈雨灵应记、至元二十九年(1292)杨天泽撰梁公祈雨灵应记跋、伶思贤撰应润祠碑跋,大德六年(1302)武亮撰应润庙祈雨灵应记、大德六年温仁甫撰元遗山先生超山题名跋等。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录其中除超山神祝文外的8篇。清胡聘之考其实,撰山右石刻丛编,收录超山神祝文敕赐应润庙记周太守超山祝文跋大金重建超山应润庙记应润庙祈雨灵应记元遗山先生超山题名跋尚书省牒汾州平遥县应润庙6篇碑文。由此推断,此时应润庙内仅存碑刻6通。梁公祈雨灵应记碑失存于何时,不
5、可确知。现原址仅有北宋敕赐超山应润庙牒碑存放于废弃的车库内,且已断为三截。元大德六年应润庙祈雨灵应记碑的残余部分被随意弃置于大门内侧的高坡上。梁公祈雨灵应记撰记者张翼,元时任平遥县教谕,生平无考。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记为训导,应为第误。手书者伶思贤,志载:元伶思贤,豫章人,为夔路学正,尝寓居于兹。高文名语,见于碑碣,安乐会祠其一也。超山庙又有小跋,纯如上人,为余录得之。6刊石者平遥邑令杨天泽,生平无考。杨天泽至超山应润庙观旧碑刻,有父老言梁公祈雨灵应事而惜无纪之。杨公记之于心,并访问当年组织修葺者安文美、相里德二人,俱告张君撰文一事。于是杨君命工刻石,以为永久。并撰写梁公祈雨灵应记跋7,记述将
6、张文刊石之经过,并表明其目的:“于以表应润神之灵,于以彰侍御公之美,而又以励来者于无穷焉。”同时,伶思贤撰应润祠碑跋8,记述侍御梁公以祈雨灵应,将应润旧祠拆而新之,并记其首倡者、助资者之名姓,彰其功德以示将来。梁公祈雨灵应记非即时记录,撰写于至元二十六年,梁公在云南行御史台授朝列大夫、侍御史任上。从1262年祈雨灵应而重新庙宇,到1285年再次增广重新庙宇,再到1289年撰文,直到1292年刊石,并由邑令和名士分别写跋,历时三十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意义已超出一庙一祷之意,诚如碑中所言:“由是观之,则事神治人之道,可谓备至矣。该碑实是梁公德政影响之见证,也是元代地方治理与雪祭文化观念之反
7、映。二、梁公及梁氏家族碑记梁公祈雨灵应之事,并对梁公及其家族概要述之。日:“今侍御史、行云南诸路御史台事梁朝列,其父自天朝革命,攻城略地,为国虎臣,绩纪太常,勋藏盟府,逮至伯叔兄弟,佩金符者凡六人,其子孙列职郡县者,袂相属也。乡民受赐三十年,其惠政遗爱,英声茂实,表表然著人耳目者,未易概举。9梁公,即梁天翔(1238-1293),字飞卿,梁瑛季子,世为汾州平遥县人。志载梁公生而卓异,未冠能树立,读书通大义,弧矢之艺,妙绝一时,尤邃国言,家素武弁,独以文阶起。正是他的天资聪颖,文武兼修,使他在地方治理方面能有更多的功业政绩。1256年,梁公年仅卜八,即任平遥县令。常礼召且老,问于民事。本碑所记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公祈雨灵应记 平遥 应润庙 元代 祈雨 灵应记 碑考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