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述评.docx
《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述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述评【摘要】本文探究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现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基于特征重组的汉语习得研究以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英语母语者和韩语母语者;聚焦于不同汉语句法成分,复数标记“们”和句式“是的”相关研究最多;研究问题是学习者的特征重组情况与影响特征重组的因素;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为主,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为辅。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为未来汉语习得研究带来启示。【关键词】特征重组假说;汉语习得;二语习得一、特征重组假说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发展近年来,生成
2、语法下最简方案的特征理论成为了语言学界的热门理论,不少学者围绕这一话题开展新一轮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2008年,1.ardiere将特征话题引入二语习得领域,提出了特征重假说。特征重组假说关注一语特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变化组装,认为学习者对一语语法功能与词汇形态的映射构成了二语的初态,之后受到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普遍语法的影响,对一语特征进行删除、添加等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二语的语言特征,完成二语习得。假说提出二语习得中特征重组的步骤主要有两步,第一步是映射,学习者根据接触的二语新词项找到与之对应的一语词项,并将一语词项的所有特征映射至二语词项,映射可以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第二步是重组,学习者发
3、现二语词项的特征与一语词项特征有所不同,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进行特征重组,包括特征的保留、删除、添加与拆分,最终习得二语词项的特征。假说认同学习者一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持全部迁移全部可及假说,认为学习者能够通过母语迁移,进行特征的映射与重组,从而完全掌握二语特征,成功习得二语。特征重组假说提出后,围绕该假说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假说的解释力与预测力,还丰富了假说内容,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假说意义重大,为二语习得开创了新视野与新角度;也有学者(SIabakova,2009;戴曼纯,2011)不认同特征重组假说,认为假说过度强调一语迁移的作用,反而淡化了普遍语法和参数
4、设置的影响。还有学者为假说添加了理论内容。如DiaUbaliCkGGuijarro-FUenteS把特征重组的两个步骤重新细化,提出特征重组的三个步骤,一是将一语词项特征映射至二语词项,二是对原有特征进行特征重组,三是再将新组装的特征映射至二语词项。Yuan(2014)聚焦于一语中具有在二语中却未被使用的语言特征,以特征重组假说为基础理论提出了特征休眠假说,假说认为这些特征并非消失,只是处于休眠状态,需要大量正面的语言输入将其“唤醒”。毛眺源、戴曼纯(2015,2016)探讨影响特征重组的因素有哪些,研究显示特征的识别难度与重组的复杂度对特征重组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提出了特征识别一一重组复杂度假
5、说。综上所述,特征重组假说提出后,在二语习得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中外学者对其理论内容进行探讨与修正,更多学者为验证该假说的解释力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目前的实证研究表明,特征重组假说对于二语习得总体趋势有很强的预测性。二、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特征重组假说提出后,英语、西语、法语、俄语等多种语言的二语习得研究均有引用。近年来,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也逐渐增多,目前还未有人总结述评。笔者以“特征重组”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筛除与汉语二语习得无关的研究,获得中文文献11篇;又以Featurereassembly”和“Chinese”在Webofscience进行
6、检索,筛除与汉语二语习得无关的研究,获得外文文献5篇。本研究以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对象是国内外以特征重组假说为理论基础的汉语二语习得相关研究共16篇,其中包括中国知网上的中文文献11篇,以及WebOfSCienCe上的外文文献5篇。研究目的是目前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研究现状如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探究对未来的汉语习得研究的启示。研究问题是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中国知网上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7、。(一)研究对象本章节的“研究对象”指基于特征重组假说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针对的学习者。目前研究关注了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包括英语母语者、韩语学习者、日语学习者、西语母语者、俄语母语者、泰语母语者和马来西亚语母语者。其中以英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最多,共有5篇,Mai(2016)、闫姗姗等(2019)、Guo(2020)、侯建东(2022)、王佳等(2022)等学者都在特征重组的视角下对英语母语者的汉语二语习得进行研究;其次是以韩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共有4篇,Kimminkyung(2017)、Su(2019)、张思(2022)、张红叶(2022)等针对韩语母语者汉语习得的特征重组过程
8、开展研究。除英语母语者和韩语母语者,有学者也关注了日语、西语等母语者的汉语二语习得,但这些研究的数量相对较少。如赵而乐(2021)的研究对象为日语母语者,范梦迪(2021)的研究对象为马来西亚语母语者,张鑫淼(2022)的研究对象是西语母语者。还有学者为探究母语背景对学习者特征重组的影响,将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其特征重组的过程与结果。如孔德然等(2021)以英语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两类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特征重组过程并进行对比,从而探究母语背景对特征重组与二语习得的影响。特征重组视角下的汉语习得研究,需要分别提取一语词项与二语词项的特征,对两者特征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特征 重组 假说 汉语 习得 研究 述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