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鲜洪奭周的中国诗文选本编选及其意义.docx
《古代朝鲜洪奭周的中国诗文选本编选及其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朝鲜洪奭周的中国诗文选本编选及其意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代朝鲜洪爽周的中国诗文选本编选及其意义摘要:古代朝鲜文人洪爽周编纂了多部选本,类型多样,既有诗歌选本、古文选本亦有史学选本,其中有关中国古代诗文的选本尤具特点。考察洪灾周编纂的诗文选本,可探知其编选宗旨、编纂动机、编选特点等信息。洪爽周所编中国古代诗文选本反映出的文学思想与其诗学批评形成互文关系,对构建朝鲜古代文学批评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洪夷周的诗文选本编选也是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鲜活例证。关键词:朝鲜;洪爽周;诗文选本;诗学批评中国古代产生了大量诗文选本,选本既是一种文本形态,又是独特而重要的批评样式,其批评形态以“选”为主,而“选”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行为,使选本具有其他批评样式不具备的独特
2、优势。张伯伟说:“宋代以后,选本成为中国文学批评中包容性最广、因而也最便于扩大影响的批评方式。如果我们把眼光扩大到整个汉语文学世界,就不难发现,在域外汉文学圈中,影响最大的也是选本。受到中国文学选本的启示,在这些国家中也出现了自身的文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古代朝鲜也出现了大量各种类型的诗文选本,这些选本大多以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作为编选的对象,其中朝鲜朝文人洪夷周编纂的中国古代诗文选本颇具代表性,不仅与其诗学批评思想形成互文关系,更是中朝文学交流的有力见证。洪爽周(1774-1842),字成伯,号渊泉,朝鲜正祖十九年(1795)进士及第,历官刑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奎章阁直阁、左议
3、政等。洪爽周分别于朝鲜纯祖三年(1803)、三十一年(1831)两次受命入清京师,与清朝文人士大夫多有交流。著有渊泉先生文集三十三卷,其中卷一为赋、歌操,卷二至卷五为诗歌,卷六至卷三十三为文章、随笔,艺术成就较高。一、洪爽周撰著相关问题述略洪夷周别集渊泉先生文集卷首载有其外孙韩章锡所作散书目录,该目录对洪爽周除别集所载诗歌、古文、随笔外的其他著述情况作了简要说明,主要包括拟古诗集(一卷)、洪氏读书录(二卷)、鹤冈散笔(八卷)、记里经(一卷)、易说(一卷)、载载录(十三卷)、北行录(二卷)、尚书补传(十卷)、戴记志疑(八卷)、东史世家(四卷)等,可见洪爽周著述之繁复。下面结合相关文献,对上述著述
4、择其要者作简要阐说。拟古诗集是洪爽周的拟古之作,韩章锡散书目录日:“拟古诗集一卷,先生所拟作也。自虞至宋,总而汇之,凡若干首。今佚不传,文集只载序。”“文集只载序”指的是渊泉先生文集所载拟古诗序一文,洪爽周在拟古爵序中认为历代拟古诗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为拟古诗者多矣。或用其题,或代其人,是托也而非拟也;或专用其意,或时剽其语,是窃也而非拟也。”无论是“托”还是“窃都不是拟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托近乎伪,窃近乎鄙,君子不为也”,洪灾周认为自己的拟古诗与上述情况不同,“余之拟也,拟其体而已”。惜此集已散佚不存,无法窥其拟古诗之艺术风貌。洪氏读书录是洪爽周撰写的读书书目。朝鲜书目主要可分为以奎章阁
5、书目为代表的“王室书目”、以册版目录为主的“地方书目”以及以洪氏读书录为代表的“私家书目”等类别。关于洪氏读书录,韩章锡散书目录指出:“洪氏读书录二卷。先生与仲氏沆潼公对床讲诗,交相劝勉。上自六经诸子,下至九流百家,无不泛滥咀嚼。乃取其已见者与愿见而未及者,则列其目而识其概,如简明目录之例。断以己意,要其博而约也。”洪氏读书录是现存三种朝鲜朝时代的私家书目之一,它借鉴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所选书籍进行编排、解题,共著录书籍465种。渊泉先生文集载有洪氏读书录序,文章交代了编选读书录的动机、过程、目的等。洪灾周意识到中国古籍浩如烟海,“竹素之传,日以滋多”,学习者往往能博览但无暇精研,“读者
6、虽白首,不能及其什一”,最终只能是一无所获,“其务博者,往往穷日夜弊精神,唯记诵之为务”。洪爽周六岁开始读书,学习过程中也走了很多弯路,“盖尝有志于博学多闻之事,而不得其要。凡诸子百氏术数之书,以及乎稗官杂记谪诞嵬琐不经之谈,亦时时泛滥出入。而稽古之典,经世之务,顾反有不暇及者”。他因此时时感到悔恨,所以不想有志于学的弟弟洪吉周重蹈覆辙,于是“取凡余之所尝读而有得,与夫所愿读而未及者”,编成书目以供洪吉周学习参考。北行录是洪爽周于清嘉庆八年(朝鲜纯祖三年,1803)以谢恩使书状官身份出使清朝时所作。洪爽周“尝游燕都,登芦沟桥上,周视四达之衢,慨然太息,有周流八极之思”(书北行录后),其别集渊泉
7、先生文集载有渡鸭绿江记谒清圣祠记游盘山少林寺记登蓟邱记等游记,另有诗集癸亥燕行诗收录大量关于中国山川景色、风土人情、交游酬唱等诗歌作品。洪爽周北行录跋书北行录后两篇文章对了解此集有重要的作用。北行录跋指出了编纂此集的目的:“抑余之为是录也,匪惟叙其行程而已。读是录者,可以观余之志焉,可以观余之才焉,可以观余之文辞见识焉。”他认为北行录不仅仅记录了他游燕都的行迹,还可以起到“观”的作用。尚书补传是洪灾周关于尚书的研究著作,主要是对宋代儒学家蔡沈书集传的增补、考辨,内容以训诂、义理阐释为主。训诂条目490多则,包括字音、字义、句读等;义理阐释方面,尊崇程朱理学,以朱子学为价值评判标准。韩章熙评价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朝鲜 洪奭周 中国 诗文 选本 编选 及其 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