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课讲稿:统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docx
《2024年党课讲稿:统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党课讲稿:统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统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一、对“千万工程”的基本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千万
2、工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科学把握乡村振兴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注重多目标平衡,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深度融合,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全面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我们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为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指引。浙江的乡村之所以能称之为“和美乡村”,关键就在“和二“和”是中国特色的乡村
3、治理模式。从“枫桥经验”到“三治结合”,再到各种形式的治理模式在浙江大量涌现,都对乡村产业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与“三个提升”的关系(一)从大纲看重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通过33条措施详细部署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而到了2024年,工作重点更加聚焦,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精炼为6个大的方向,并通过28条具体措施进行部署。这显示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家和老百姓在农业农村发展上的目标和期望变得更加明确和聚焦。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确保”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底线,它确
4、保了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而“三个提升”则是我们的具体任务,包括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以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同时,我们还强调了“两个强化”,即强化科技和改革的双轮驱动作用,以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这两个强化措施既是实现“三个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在“两个确保”的底线问题上,粮食安全问题任务更加繁重,其重要性也应排在首位。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粮食产业本身也是乡村产业的一部分。同时,在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工作中,我们采取的措施如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等,也直接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个确保”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包含在“三个提
5、升”之中,它们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最后,我们必须强调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我们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二)“三个提升”的定位与相互关系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于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把这三个方面的水平提升打造成了一套“组合拳二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活水,产业兴旺就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它解决经济基础问题。有了经济基础,乡村建设就有了底气和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等老百姓可感可及的一系列问
6、题才能改善得更好。不管是产业发展还是乡村建设,在有序推进、有效完成上都有赖于良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就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必然也少不了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这才是决定上层建筑牢不牢固的关键,也是体现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核心所在。(三)从举措看亮点第一,粮食安全方面:一是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鼓励地方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二是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三是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四是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第二,
7、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提出要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第三,乡村建设方面,提出要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第四,乡村治理方面,提出要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严格实行上级部门涉基层事务准入制度等。第五,强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要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三、统筹“三个提升”与乡村全面振兴(一)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1 .如何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第一,培育多元融合主体。支持发展县域范围
8、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二,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以加工流通带动业态融合,发展中央厨房等业态。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第三,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利益融合。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2 .如何将“土特产”做大做强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党课 讲稿 统筹 提升 乡村 产业 发展 建设 治理 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