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沟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南沟桥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沟桥施工组织设计.doc(5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 前言1、1、编制依据1、晋中晋路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介休南沟桥及引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山西路恒交通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于介休市交通建设中心签订的介休南沟桥及引道工程勘察设计合同;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7年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4、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其他相关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线路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勘册规范(JTG C10200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
2、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1、2、编制原则1、全面响应和符合施工招标书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编制范围、内容、技术要求和规定格式进行编制。满足设计、施工规范、合同要求,争创一流工程。2、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工程需要的原则
3、 以优质、高效施工为目的,合理地配置机械设备、合理地配置施工队伍、合理地组织工程材料供应。3、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 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本合同段重点工程施工,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4、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5、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做到施工全过程、全方位都处于受控状态,杜绝质量事故。6、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原则树立环保意识,严格按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组织施工,
4、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施工。1、3、适用范围 介休市南沟桥及引道工程桥梁、防护、排水、路面工程以及实施该工程所需的各种临时工程。1、4、工程概况 介休市南沟桥位于县道介出线,原桥已为危桥,严重影响了道路的安全的运行,现拆除旧桥在原址重建新桥。新建桥为130m预应力T型梁桥,公路I级,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设计洪水频率1/100,桥净面宽9m+20.5m;引道长468米(含桥),路基宽10米,路面结构为(3+4)cm沥青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总厚47cm。1、5、项目地质、气候、水文、地震等自然地理特征 介休市处于太岳山北部,整个地形东南高、西北底,
5、汾河从北向南贯穿。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1%,丘陵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2%,平原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7%。东部为砂泥岩低中山区,山顶浑园,山坡平缓,坡角3040。项目位于介休市东部的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位,地表宽缓,冲沟发育,黄土广泛覆盖,属山间河谷地地貌单元,海拔810米左右。介休市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多风,春季干旱,夏秋季雨量集中,年均气温为10,一月均温零下5,七月均温24,年均降水量571.9mm,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的62.9%。年均无霜期为176天,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一般标准冻土深度为69cm。本项目区内地质无大的构造形迹,桥
6、址区及周边地质构造多为老的构造带,近期活动较弱,属非活动断裂,为区域稳定地块。桥址区远离活动断裂带,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建桥无影响。依据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项目区的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区。经勘察,场地及地基稳定性较好,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1、6、主要设计标准主要设计标准为: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桥涵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桥面净宽9米+20.5米;设计洪水频率中桥为1/100;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2g。1、7、主要工程数量南沟桥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混凝土m3319.49二钢筋Kg49256.5三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沟桥 施工组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