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
《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一、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区商务局自2004年7月成立以来,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统揽全局,在加速产业扩张、提升产业水平、构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繁荣稳定消费市场、扩大外资规模、促进外贸出口等方面谱写了全区商务工作的新篇章。(一)对全区经济、社会贡献率日益提升。经济总量呈稳健增长态势。2005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1亿元,同比增长16%,“十五”时期年均递增9%,创历史最高纪录,增长势头强劲,为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绝对值连续多年居全市远郊区县首位;外贸出口供货额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25.5%,“十五”时期
2、年均递增3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际利用外资354L6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IOL2%,同比增长17.3%,“十五”时期年均递增13.4%。今年ITO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6亿元,同比增长10%;外贸出口供货额完成IL9亿元,同比下降19.1%,其中燕山完成0.9亿元,同比下降75.9%,下拉全区外贸出口总额19.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555.7万美元,完成区政府折子工程年度目标的IOL6%,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计划。以上三大指标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区域产业税收贡献率大幅提升。作为先导型产业,全区商业、服务业、外商投资、外贸出口四大产业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
3、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2005年,全区批发零售业、服务业(不含金融、保险、电信、邮政、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限额以上外资企业税收合计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35.6%,占区域税收总额的10%。今年110月以上三大产业税收合计完成4.3亿元,占区域税收总额的12.6%,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2004年以来,发挥产业覆盖面广、网点多、门槛低、易介入等优势,通过规划产业布局,强化网点配置,扩大引资规模,盘活闲置资产,加快新店开业等途径,累计向社会新提供就业岗位13000余个,平均每年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截至10月底,全区商业、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外
4、贸出口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7.8万人,为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流通规划体系初步形成。按照“建设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商业相适应的北京新城区流通体系”的框架目标,2005年9月编制、出台了第一部房山区流通业发展规划(2004-2010),结束了长期以来产业发展“零”控制的局面。在总体规划框架下,按照规划分步实施计划,陆续制定发布了房山区有形市场迎奥运行动实施计划、房山区新农村连锁店发展规划(2006-2010)、房山区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以专项规划为骨干的流通规划体系,告别了市场无序发展状态,为流通业实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5、、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促进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流通网络日臻完善。2004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建、扩建、升级改造商业网点3500余个,剔除撤销网点和面积,净增网点3000余个,净增商业面积20万平米。截至10月底,全区商业网点总计2万余个,总建筑面积180万平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网点达到了55家,10000平米以上的大型网点达到了22家,5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网点建筑面积60.5万平米,占全区商业网点总建筑面积的33.6%。尤其是2005年以来,5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网点开业15家,其中100oO平米以上的大型网点占8家,是近年来大型网点开业最多的时期。初步形成了
6、以房山新城良乡组团为核心,以燕房组团为骨干,以百家龙头企业为支撑,以连锁超市、综合商场、交易市场为主力业态的大中小并举、高中低档结合、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流通产业格局。产业支撑体系初现端倪。针对流通产业“小、散、低”问题,采取规划引导、资金扶持、强化服务等手段,组织实施了“龙头带动”工程,促进了百货、副食、餐饮、粮食、医药、汽车、化工、家居建材、数字技术、图书音像、体育健身等30个行业和外经、外贸两大产业100家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市场集中度迅速向优势产业、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形成了一批亿元企业群,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百家龙头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5亿元,销售规模超亿元的企业
7、达到了15家,比“九五”期末增加了9家,涌现出一批5T0亿元的企业,产业支撑体系的主体框架初步形成。流通业态结构日益优化。组织实施了“两手抓”战略,一手抓全国性品牌企业店铺引进,一手抓本土品牌企业店铺扩张,流通业态结构日益优化,初步形成了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今年以来,陆续引进“国美”、“苏宁”、“大中”、“湘君府”、“同仁堂”等著名品牌连锁店铺20家,激活了城区市场,引领了行业方向;依托本土“华冠”品牌,新开生活服务连锁店铺100家,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依托区“禾农”、“富民逢春”生资公司品牌,按照不同经营定位,升级改造良种配送中心和化肥、农药、农膜配送中心各一家,布局新建、
8、升级改造农资连锁店120家,粮食、蔬菜、干鲜果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主产区连锁网点覆盖率达到60%,假冒伪劣农资扰乱市场秩序、坑农害农的局面基本缓解。1-10月份,全区合计新开生活服务、产业服务连锁店铺240家,超过“十五”时期的总和,超额3倍完成2006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年度计划。截至11月底,全区连锁商业所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已拓展到零售、餐饮、生活服务、产业服务四大行业38个业种,累计引进和发展各类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农资店等连锁店铺650家,其中“麦当劳、喟德T、“聆兀”、“K堂、“国美”、“大中”、“苏宁”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连锁店、专卖店达到75家,社区、乡镇、IOoO人以上大村覆盖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山区 流通 产业 发展 现状 十一 规划 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