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脑轴新机制及其研究进展2024.docx
《肺脑轴新机制及其研究进展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脑轴新机制及其研究进展2024.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肺4固轴新机制及其研究进展2024近年来,可视化病毒示踪技术的建立为研究大脑网络与外周重要器官交互作用提供了新方法。脑网络与外周器官的功能联系作为脑科学和转化医学的研究热点,为器官的生理作用、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有研究发现,向肺组织中注射顺行示踪病毒后,在多个脑区观察到相应荧光表达,表明肺与脑之间存在着密切解剖学连接。最近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通过构建动物模型揭示了肺部微生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一项临床研究也发现了肺动脉高压的疾病发展进程与神经认知功能变化间的关系。这些发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医学研究热点,即肺-脑轴。本文主要就肺脑轴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为肺脑相
2、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1肺用囱通讯的生理学基础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调节消化、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同时也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学习记忆、知识理解、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人体的各个器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与健康。有研究表明,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而神经解剖回路是这种相互作用的基础。呼吸作用是在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下实现的,控制呼吸的神经元位于脑干中,迷走神经在肺描i连通性中起关键作用。Chang等向P2ry1rexNpy2rcre小鼠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注射顺行示踪病毒后,基因引导的解剖图谱显示这
3、些神经元密集地投射到肺组织并向不同脑干区域进行远距离投射。肺和脑是一个在功能上实现有机统一的生理整体,一旦宿主或外部环境改变,这种生理平衡就会被打破,进而引发各种疾病。这种相互影响可能是由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信号通路组成的复杂网络所介导的,肺脑之间通讯异常可能是肺T齿轴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一种方式。2肺部微生物群及主要影响因素人体内蕴藏着极其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健康人群的肺部是无菌的,常规细菌培养技术的相对局限性,样本收集困难及其低生物量等是形成这一观点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健康肺部也存在多样化的常驻菌群。Hilty等运用测序技术首次报道了下呼吸
4、道中存在数量相当可观的微生物群落。Yu等研究发现,肺部微生物区系不同于口腔、鼻腔、粪便、皮肤和阴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以变形菌门为优势门类。Erb-Downward等认为健康人群的肺部存在核心菌群,其主要组成包括假单胞菌、链球菌、普氏杆菌、嗜血杆菌、吓琳单胞菌等。肺部微生物群与宿主共同进化,人类自出生开始,肺就通过呼吸作用不断接触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肺部的微生物群是处于动态平衡的,因为呼吸道不断暴露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中,这些微生物通过口腔和上呼吸道流向下呼吸道。下呼吸道的微生物群通过呼吸和咽部分泌物的微吸入进入肺部,这大概是健康人体肺部微生物群的主要来源,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肺微生物群是复杂多
5、样的,其动态组成主要受宿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2.1 宿主对肺部微生物群的影响在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中,有研究通过对来自不同饮食小鼠的肺组织进行分析发现,高纤维饲料喂养的小鼠肺部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增加,表明饮食会影响肺部微生物的组成。一项关于哮喘患者气道微生物群表征的研究显示,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哮喘患者气道微生物群中变形菌门的丰度增加,而拟杆菌门下降。Erb-Downward等对慢性阻塞曲市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肺泡灌洗液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发现,CoPD患者肺部莫拉菌、放线菌及嗜血杆菌丰度较高。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肺移
6、植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选择,移植的肺为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生态条件,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会影响移植患者的肺部微生物组,并使其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这些研究表明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肺微生物组与健康人群不同,宿主自身的病理状态也会打破肺部微生物的平衡,但目前对肺微生物组的研究大多属于描述性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去深入了解肺部微生物在此类疾病中的具体调控机制,探究其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2.2 外部环境对肺部猾(生物的影响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由气体、颗粒物及病原微生物等多种复杂混合物组成。肺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多的器官之一,细颗粒物(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在吸入
7、后沉积于肺部。有研究通过气管内滴注PM2.5建立小鼠模型,16SrRNA测序表明,PM2.5暴露显著改变了肺微生物组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组成。另外一项研究通过对COPD高风险人群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PM2.5暴露后的肺部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M2.5的暴露与肺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显著相关,进而影响肺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有证据表明当外界环境改变引起肺部微生物菌群失调时,可能会造成大脑损伤,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缺陷。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McManus等发现感染革兰阴性呼吸道病原体后,老年AD小鼠出现了显著的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和-淀粉样蛋
8、白的沉积,接触感染会加速AD病理学改变及认知障碍,这表明外周病原体感染是AD进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引起多发性硬化患者肺部菌群失调,细菌感染也可能调节多发性硬化的炎症。这就提示外界环境病原体暴露可导致大脑中出现明显的病理印记,肺部微生物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肺地轴相关的机制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揭开人体微生物神秘的面纱,微生物群可参与代谢、炎症及免疫稳态等生物学过程,在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虽然人体内的大多数微生物都包含在胃肠道中,但肺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多的器官之一,并有着自己特定的微生物群落,人体微生物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理变化不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脑轴新 机制 及其 研究进展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