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选择题攻略(分层练)(解析版).docx
《专题1选择题攻略(分层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选择题攻略(分层练)(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高考题型突破选择题攻略A内容概览B综合素养拿高分/全真模拟预测C挑战真题争满分B核心素养拿高分(2024陕西咸阳统考一模)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恶劣的条件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末次冰盛期长白山和朝鲜半岛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最重要的两个避难所。生物避难所能在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下图示意东北亚地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末次冰盛期避难所分布及扩散路线。完成下面1-3小题。1 .影响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在末次冰盛期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风向C.热量D.光照2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在末次冰盛期由长白山大规
2、模向朝鲜半岛扩散,是因为朝鲜半岛()距长白山较近且位于冬季风下风向纬度较低,气候较为温暖面积较大,地形多样,生长空间广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A.B.C.D.3 .末次冰盛期结束后,小兴安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树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冰盛期时,各避难所差异大,分化出不同树种B.冰盛期后,小兴安岭热量条件改善,温度升高C.冰盛期后,小兴安岭冻土融化,土壤的肥力提高D.冰盛期后,小兴安岭夏季风的势力增强,降水量增大【答案】1.C2.A3.A【解析】1.结合材料和图分析,末次冰盛期,由于气温低,热量条件差,大量的水形成陆冰,导致海平面降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陆地相连,再加上
3、三地本身相距较近,半岛之间地形较平坦,没有高大山脉阻隔,导致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可以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顺利扩散,C正确;与水分、风向、光照条件相关性不大,ABD错误。故选C。2 .末次冰盛期时气温降低,由于气候的变冷,使植物趋向更温暖的低纬度扩散;朝鲜半岛位于长白山南部,且面积相对较大,具有多种多样的地形,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的生长空间较为广阔;同时由于长白山脉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能够阻挡冬季风南下,使朝鲜半岛受到寒潮的影响减小,使其温度相对较高;朝鲜半岛距离长白山较近,而且位于冬季风的下风向,冬季风容易将树木种子吹到朝鲜半岛,使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得以向朝鲜半岛扩散。正确;冰盛期夏季风
4、势力弱,降水少,错误。故选A。3 .末次冰盛期结束后,不同的避难所存在环境差异,因此分化出不同的树种,提高了树种多样性,A正确。冰盛期后,小兴安岭热量条件改善;夏季风势力增强,降水量增大;以及冻土融化,土壤肥力提高,只是反映了环境变化的其中某个方面,而树种多样性提高应是环境综合变化的结果,BCD错误。故选A。(2024广东东莞东莞市东莞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晴朗天气,太阳即将升起前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地平线与地面景物已可清晰看见。太阳中心点在地平线下6度时,被称为“民用晨光始(如左图所示)。一摄影爱好者某天6:40在成都(30.5oN,104oE)拍下的
5、民用晨光始的照片(右图)。完成下面4-5小题。观察者日t日落-6o-6民用晨光始民用昏影终4 .该摄影者的相机镜头朝向()A.东北B.正东5.这一天,成都的昼长为()A. 9小时52分 B. 12小时【答案】4. A 5. BC.东南D.西南C. 12小时56分D. 14小时8分【分析】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拍摄者在成都拍摄民用晨光始的照片时为日出之前几分钟,此时为北京时间6:40,当地地方时为6:40(120oE-104oE)4=536,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可知,民用晨光始为太阳中心点在地平线下6度时,即为H出之前24分钟,即当地日出为6:00,H出正东,成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视运动轨
6、迹应呈顺时针运动,拍摄民用晨光始为日出之前几分钟,相机镜头应朝向东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5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H成都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00,所以该地昼长为(126)x2=12小时,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2024山西晋城统考一模)丹霞地貌中崖壁的形成耍多种因素的影响,泉水侵蚀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泉水侵蚀导致丹霞崖壁后退,地表水侵蚀和地下水侵蚀两个过程都在崖壁的后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下图示意丹霞山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6 .泉水侵蚀导致丹霞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为()A.B.C.D.7 .新的丹霞崖壁出露的直接原因是()A,重力崩塌B.风化作用C.
7、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8 .在丹霞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中,与剧烈的大断层作用相比,泉水侵蚀()A,形成的崖壁更高B.速度更快C.持续时间更长D.规模更大【答案】6.B7.A8.C【解析】6.泉水侵蚀导致的崖壁后退的演化过程为地卜水沿不透水岩面流动至崖面出水口,出水口处崖面被侵蚀形成凹槽,引起上方岩石不稳定,坡面发生崩塌,导致崖壁后退,即。故B选项正确。7 .本题考查新的丹霞崖壁出露的直接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图示阶段,可以看到上部岩石因重力作用而崩塌,这表明新的崖壁出露是上方岩石重力崩塌所致。故A选项正确。8 .由材料可知,该丹霞地貌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选择题 攻略 分层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