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节约用水条例》心得体会2.docx
《学习《节约用水条例》心得体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节约用水条例》心得体会2.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习节约用水条例心得体会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节水工作的丰富实践,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全面、系统规范和促进节水活动,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共6章52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规定节水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二是加强用水管理。对主要农作物、重点工业产品和服务业等实行用水定额管理;按行政区域对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对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对节水潜力大、使用面广
2、的用水产品实行水效标识管理;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应当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三是完善节水措施。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理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和农业用水结构;推进工业节水减排,要求工业企业采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促进非常规水利用。四是强化保隙监督。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节水项目给予补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水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节水服务产业;支持开展水权交易;将节水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范围。五是严格法律责任。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的、耗水量高的技术、
3、工艺、设备和产品等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也是我国国家层面首次对节水进行专门的立法。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刚性约束不足,用水粗放、浪费严重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节水工作仍面临用水管理有待加强、节水措施有待完善、激励政策有待健全、监督力度有待加大等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制定出台节约用水条例,全面、系统规范和促进节水活动,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节约用水条例对节水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制度、关键措施、保隙监督、法律责任等作出了系统性规定。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抓好节约用水条例的宣贯执行和配套制度建设,健全节水
4、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节水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节约用水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节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用水、节水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提出国家厉行节水,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这将有力地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的根本性转变。同时,条例完善了节水制度。明确提出要坚持总量控制、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坚持约束和激励相结合,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协同、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计量收费、水效标识管理、节
5、水产品质量认证等一系列加强用水管理的制度。还规定地方人民政府要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力地规范和引导全社会的节水行为。条例还进一步细化了节水措施。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围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和促进非常规水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节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将节水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负责人的考核范围。条例还对节水方面的违法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让节水制度“长牙”“带电”。条例的出台背景: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
6、略性经济资源。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节水是解决水安全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节水工作,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刚性约束不足,节水工作仍面临用水管理有待加强、节水措施有待完善、激励政策有待健全、监督力度有待加大等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根据加强节水工作的实际需要推进节水立法,制定节水的专门行政法规,全面、系统规范和促进节水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条例的总体思路:条例制
7、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在立法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立足我国基本水情,针对节水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加强用水管理、完善节水措施、强化保障监督、严格法律责任等方面,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节水制度体系。二是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节水工作的丰富实践,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三是做好与水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衔接,形成制度合力。条例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用水管理?一是加强用水定额管理。规定国务院水行政、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主要农作物、重点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国家用水定额;省级人
8、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行业用水定额;用水定额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修订。二是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计划用水管理。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对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三是规范用水计量和水价制度。规定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水应当分别计量并实行计量收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擅自移动用水计量设施;建立促进节水的水价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状况、用水定额、供水成本、用水户承受能力和节水要求等,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四是控制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规定水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约用水条例 学习 节约用水 条例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