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docx
《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县气象局二。一六年七月第一章总论-O-第二章相关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第三章建设地址与规模-5-第四章相关项目建设条件-7-第五章相关项目规划建设合适的方案-10-第六章节能措施-23-第七章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24-第八章相关项目招投标的实施-25-第九章相关项目组织与管理管控-28-第十章工程实施进度-30-第十一章相关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1-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35-第十三章结论及建议-37-第一章总论一、相关项目概况相关项目名称:*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投资:1350万元相关项目选址:某县
2、城郊乡建设单位:某县气象站法人代表:*二、相关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某县气象局位于某县城伏山路南段,为全额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管理管控科、防灾减灾科两个科室和某县气象台、*县气象服务中心、两个直属单位。局内共有在岗职工10人。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河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豫气发(2011)55号);(3)南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4)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O-(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投资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7)国家计委建设相关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8)投资
3、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相关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200215号;(9)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10)南阳市气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2、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包括:总论、相关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建设地址与规模、规划建设合适的方案、节能措施、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第二章相关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相关项目提出的背景*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是豫西沟通南北的重要关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4万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2800平方公里,耕
4、地49.7万亩。*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夏商时属豫州,秦时为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县名改为*至今。1928年4月,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成立*县中心区委,1947年秋,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在南阳最先获得解放。*县位于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南北方交汇区,800毫米等降水线上,湿润带与半湿润带交汇处,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8。一月气温最低,月均1.2。极端最低气温T4.6C(1991年12月29日)。7月温度最高,月均27
5、.5。极端最高气温41.6。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850.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9天。大于0积温5428.8C。年平均降水量868.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二、*县气象局现状*县气象局现址已被规划为*县行政新区,四周建房已把气象局观测场包围。观测环境已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三性北在现址已无法进行综合改善建设,现业务条件较差,业务层面无条件建设,制约了现代化气象业务的开展及一流台站建设。同时现址也制约了县城整体规划发展,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部门多次要求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并承诺在用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支付。三、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我国是
6、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管控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该观测站搬迁后的建设,利用周围宽阔的地型场地,可观测到更加准确的地形资料和尽可
7、能多的行业观测资料,建立起循化数值预报业务体系,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时间、空间、量级方面预报精度的研究,加强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及大气综合探测系统所采集信息的能力,预报合适的内容拓展到气象诸多要素。以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为支撑,以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为手段,开展精细化预报服务,提高对冰雹、供水、地质灾害的短期预报能力。提高公众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立公众气象服务人机交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气象信息与灾情传输与发布系统(电视发布平台、手机短信平台、121信息发布平台),移动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公众质量评价反馈系统,更好的服务群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般 气象站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