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供电分公司新余茶山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环评报告.docx
《新余供电分公司新余茶山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余供电分公司新余茶山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环评报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JXHG(36)-2021-lll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新余茶山Iio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余供电分公司编制日期:二O二一年十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内容6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9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9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2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50七、结论53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541总则552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57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94防治措施625小结62附图附图1、本项目所在地位置图附图2、本项目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本项目线路路径图附图4、本项目
2、塔型图附图5、新余市环境管控单元分布与本项目的位置关系图附件1、本项目委托书2、本项目执行标准函3、本项目核准文件4、本项目协议文件5、相关工程环保手续批复6、监测报告7、类比监测报告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及附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新余茶山IlO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变电站位于新余市渝水区仰天岗大道北侧、新余民防局西侧约50米处;输电线路途经新余市渝水区地理坐标(变电站:东经114。5356.591,北纬27。5010.780;岭泉-茶山HOkV线路:起点:东经11起5354.641,北纬2750l0.870”;终点:东经114o53,53.8
3、9,北纬2750O7.47(;沙土-茶山IlokV线路:起点:东经114。5354.991”,北纬27。5009.970”;终点:东经114。5357.291”,北纬27。5008刀0”。)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五、核与辐射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长度(km)3865m2(变电站永久用地)2870n?(临时用地)Im2(塔基永久用地)0.27km(输电线路长度)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口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口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江西省能源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
4、填)赣发改能源(2021)169号总投资(万元)6552环保投资(万元)43环保投资占比()0.66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Ea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中专项评价设置原则,本报告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1.1、“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变电站位于新余市渝水区仰天岗大道北侧、新余民防局西侧约50米处,输电线路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根据本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图可知,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项目周边无自然保
5、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敏感点。综上,本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现场调查监测数据分析可知,本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标准限值。根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章节,工程施工期排放的各污染物在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后,能够保证周边环境不因本工程污染物的排放其他符合性分析而超出对应的环境质量要求。工程污染物的排放在区域环境容量范围内,符合工程区域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等环境功能区规定
6、的环境质量要求。工程按照规程规范设计的基础上,采取本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运行期工频电磁场、噪声可以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源等,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利用总量较少,且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设备选择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性的控制污染,水电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因此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4)环境准入清单
7、“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生态环境分区的管控体系。新余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22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6个,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0.1%,主要分布在新余市分宜县大岗山、仙女湖区、孔目江上游、北面和南面低山丘陵森林生态屏障区,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面积占比较高、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重点管控单元10个,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9%,主要分布在新余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化区域,涉及各类开发区、城镇规划区以及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大,需对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进行重点管控的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余 供电 分公司 110 kV 变电 工程项目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