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学生版).docx
《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学生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录考点Ol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考点0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4考点0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31(按住Ctrl,点击目录里的考点,可直接跳到对应考点)考点0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国32023年高考真题1. (2023年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2. (2023年山东卷)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
2、陶罐、骨器等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3. (2023年湖南卷)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4. (2023年浙江卷1月)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
3、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属于夏文化的遗存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B.C.D.5. (2023年湖北卷)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商甲骨文周金文秦小篆现代楷书菌黄K%删背EnFiTl1读攒福事(11、装)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6. (2023年浙江卷6月)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
4、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A.黑陶B.彩绘陶器C.玉器D.骨器7. (2023年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8. (2023年北京卷)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材料一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
5、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材料二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1910年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1923年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1937年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1938年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
6、动了号角,杀声点变了天地。”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阅C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2022年高考真题1. (2022年天津卷)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辄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C.龙山文化的传承D.巴蜀文化的传承2. (2022年北京卷)近年,考古
7、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频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3. (2022年广东卷)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学生版 专题 01 中华文明 起源 秦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巩固 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