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妇女贞节观——以寡妇赋创作为中心的考察.docx
《论古代妇女贞节观——以寡妇赋创作为中心的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古代妇女贞节观——以寡妇赋创作为中心的考察.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fi做我肆观一U三三三l例中时烤察寡妇是指丧夫后不再改嫁的女子。在封建社会,妇女不再改嫁被认为是一种忠的表现。而统治者极其看重忠诚,当统治者需要进一步强化宗法社会秩序时,寡妇这一群体往往首当其冲。因此统治者通过制定政策、提供奖励、组织编写烈女传记等手段鼓励、提倡妇女守节,使寡妇这一群体逐渐成为守节的最好范例。辞赋以铺张扬厉的手法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孕育其中,在描述寡妇遭遇、教化世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拟对历代寡妇赋作重点考察,以期展示寡妇形象在辞赋创作中的不同内涵。一、贞节观念由宽泛向严格的过渡时期最早涉及寡妇题材的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邺风柏舟诗经郦风柏舟,对于这两首诗主旨的解读,历来
2、众说纷纭。鲁、齐诗对邺风柏舟的解读基本相同,认为此诗是卫宣夫人在卫君死后所作。毛亨则认为此诗是男性仁臣所作,毛序日:“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135清人王先谦认为三家对郦风柏舟的解读“与史同”。列女传汉孝平王后传引鲁诗以证汉事:“共伯被弑,共姜不嫁;孝平被弑,王后不嫁,其事正同,故取为喻。”2216班固汉书地理志引齐诗强调诗中女性已嫁到卫国,“不以诗为共伯早死、共姜守义之事。”2216三国志曹植传日:“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怀,故柏舟有天只之怨,谷风有弃予之叹。”3571王先谦义疏:“日不蒙施、日惨毒,且以与谷风弃予并称,明诗为祸乱惨变、中道分离之作,植用韩诗者
3、也。”0216毛诗则认为此诗是共姜所作,其序日:“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165概而言之,一说认为是卫顷公时仁人不遇之作;一说认为是寡妇誓不再嫁。但不论从哪个角度解读,柏舟这一意象都与忠贞有联系,并在寡妇赋的书写中也多次以柏舟来抒发寡妇之志。统治者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秦代就已出现对寡妇这一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政策。如秦代会稽刻石中对寡妇有子而嫁的行为立下了严格的规定:“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4231但此条文并未对无子之寡妇有所规定,加之,秦代并不重视儒学,所以总体来看,秦代的贞节观念还是较为淡薄的。汉代自罢黜百家、独
4、尊儒术以来,经学便处于正统地位。此时,正是礼教形成的重要时代。继叔孙通“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51159-1160后,汉武帝将汉制确定下来:“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太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于后云。这样,就将之前模糊不清的礼制搞清楚了,不完善的仪式也完善了。此后,这些仪制就被沿用下来。神爵四年(前58)汉宣帝下诏:“赐贞妇,顺女帛6264,这是首次见于史书记载的以物什奖励贞妇的政令。元初年间汉安帝也颁布了一条政令:“贞妇有节义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7230和宣帝朝奖励的丝织物相比,这次不光给予寡妇物什,还要在她们生活的地方举行盛大的仪式和活动来表彰守贞
5、妇女。此外,刘向列女传按贞、顺、节、义等章目收录妇女事迹,班昭女诫序阐述作文之目的:“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72786可见不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书籍的编写都以维护礼制、稳定家庭为目的。他们并不关注妇人失去丈夫之后的经济来源和情感归属,更多的是从功用的角度考量女性的社会价值。这在文学作品中也可窥探一二,作品多塑造能干、持家的妇女形象,对妇女情感的表现始终是欠缺的。如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网1503,塑造了勤劳能干的刘兰芝形象。陇西行中“健妇持门户,一胜一丈夫”网792,塑造了进退有礼、独当一面的妇人形象。尽管法律条文和刘向、班昭之文字都在奖励并鼓
6、励妇女守节,但社会上对妇人再嫁仍报以宽容的态度,并不严肃对待。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妻刘兰芝被婆母遣归后,仍有县令、太守托媒上门求亲。可见,这一时期的贞节观念由宽泛向严格过渡,对于妇女贞节始终不那么严格重视。盛行在两汉时期的大赋多以铺张扬厉的手法反映宫廷生活、取悦统治者,所以在汉帝国一片欣荣升平的局面下,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把寡妇这一群体的生民问题掩饰过去了。二、贞节观念淡薄时期自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以来,经学独占官学,它依靠皇权维持其独尊地位,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随着大一统政权的崩坏,经学中衰922。魏志王肃传注引鱼豢魏略儒宗传序云:“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
7、。”网420至魏文帝时“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嗟夫!学业沉陨,乃至于此。”网420-421当正统观念失去对土人的约束,当士人从礼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发现了自己敏感的内心和丰富的感情世界,体认到了人的生存价值。而此时恰是从“言志”到“缘情”的历史的转关,作家开始关注个人情感10245。作家除描写自我感受外,开始寻找其他宣泄情感的对象和途径。因此魏晋时期赋表现的内容与汉大赋明显不同,它的视线更贴近社会生活,转向不同层面的人。加之,魏晋时期的统治者对寡妇的态度也是颇为宽容,如魏文帝曹丕的文昭甄皇后、吴主孙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妇女 贞节 寡妇 创作 中心 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