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川剧文学化进程中的经典文本创新-——蓝光临先生论川剧《情探》的文学化与艺术化创新.docx
《解析川剧文学化进程中的经典文本创新-——蓝光临先生论川剧《情探》的文学化与艺术化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川剧文学化进程中的经典文本创新-——蓝光临先生论川剧《情探》的文学化与艺术化创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解析川剧文学化进程中的经典文本创新蓝光临先生论川剧情探的文学化与艺术化创新ClassicInnovationinSichuan0pera,sLiteraturalizationiLanGuanglin,sOpinionofLiteraryandArtisticInnovationofSichuanOperaLoveTouchstone作者:蓝光临/钟鼎作者简介:蓝光临,口述;蓝光临,成都市川剧院四川成都610016;钟鼎,整理;钟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蓝光临(1935-京男,成都市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人才津贴获得者,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其代表作怀玉惊梦、肖方杀船等
2、饮誉海内外,是中国川剧界到法国讲学第一人。原文出处: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成都)2015年第20153期第52-60,67页内容提要:此口述史是蓝光临先生将自己平生关于情探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所得梳理而来,它以朴实的语言揭示了川剧走向文学化的进程。该口述史以生动的语言对情探的背景、剧中敷桂英与王魁这两个主要人物思想感情发展脉络,以及情探呈现的表演艺术等所作的深入分析,深刻地展示了该剧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出川剧的艺术魅力,也令人折服地认识到情探不愧是川剧走向文学化的经典之作。Thisessay,dictatedbyLanGuanglin,onthebasisofwh
3、athesaw,heardandfeltabout,learnedandgainedfromtheSichuanoperaLoveTouchstone(Qingtan),revealsthe1iteraturalizationprocessofSichuanopera.Throughtheprofoundanalysisofthebackground,theemotionaldevelopmentofthetwomaincharacters,JiaoGuiyingandWangKui,andtheperformanceartistryofLoveTouchstone,theessaydemon
4、stratestherichculturalconnotationofitandmakesreadersrealizethefactthatLoveTouchstoneisamasterpieceinthe1iteraturalizationprocessofSichuanopera.期刊名称:舞台艺术(戏曲、戏剧)复印期号:2015年05期关键词:情探/川居情敷桂英/王魁/文学化/LoveTouchstone/SiChUanopera/JiaOGUiying/WangKUi/Iiteraturalization中图分类号:1236.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05(2015)0
5、3-0052-09情探是川剧最负盛名的经典折子戏之一,是一折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剧,一出曲尽人情冷暖的感情戏。由于其剧本情节动人,文辞优美,构思新颖,描写细腻,历代艺人在表演上也富于创造,剧中人物性格鲜明、丰满,典型性强,自问世以来,久演不衰,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当年,这出戏不仅在川内家喻户晓,而且还被不少兄弟剧种移植过去,也成了他们的叫座好戏。我曾说,文学界有研究红楼梦的红学,我们川剧界也应该有研究情探的“情学.我不到二十岁就开始演这个戏。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心血,去揣摩剧中人物的性格、感情的发展过程,品味剧作的辞句、结构,以及历代艺人舞台表演的种种创造,探究这出戏的来龙去
6、脉,打磨自己的唱腔、表演。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出情探得到了广大行内外朋友的肯定,成为公认的代表作。今天,我借此文将自己平生关于情探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所得梳理出来,供同仁参考、借鉴,不到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一、情探的背景就故事情节而言,情探可说是大幕戏焚香记的尾声,讲的是著名的王魁负桂英”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王魁这个名字几乎成为负心男儿的代名词。它的渊源很久远,宋元年间就有南戏王魁,杂剧海神庙王魁负桂英等相关作品,诸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与现在的川剧焚香记大体一致。有人说,这个故事是真人真事,王魁的原型是北宋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的状元山东莱州人王俊民。此
7、人高中不久即身患狂疾,犯病时胡言乱语,尽失常态,最终暴病而亡,就是背义负情后,内心不安所致。但也有诸多反对意见,认为王俊民原型论是牵强附会,栽赃诬蔑。这里且存疑不论。按川剧焚香记的情节,王魁是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饱学秀才,游学路过济宁,时运不济,贫病交迫,以致困卧街心,偶遇当地名妓敷桂英。王魁哀求桂英:望娘子恩施恻隐,把我倒悬解。地厚天高,大恩大德,铭刻我心怀!”桂英见其风度翩翩,谈吐不俗,气质不凡,却落得鹑衣百结,鹄面鸠形,病体难支”,心生恻隐,将其收留。王魁在敢桂英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康复。在此过程中,王魁的雄才、壮志、刻苦、进取,敷桂英的纯真、善良、温柔、体贴,都深深打动对方。两人渐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探 解析 川剧 文学化 进程 中的 经典 文本 创新 光临 先生 艺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