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
《杭州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一下动物单元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单元起始课,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出学习对象,同时也担负着了解学生前概念的任务。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
2、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1 .聚焦聚焦部分是一只正在吃竹子的大熊猫。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动物。熊猫在吃竹子,暗示了动物具有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存这一特征。“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是为整个单元服务的,目的是要了解学生关于动物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己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
3、识,从名称到特点再到生存环境,充分展示他们对动物的原有认知。2 .探索在观察活动中,学生需要从整体上来观察一种动物,并对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学生应该能观察到动物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体形的大小、头部的器官、有没有脚、有没有翅膀、运动方式等信息。先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特点,然后用画图的方法(一边观察一边绘画)来描述和记录动物。3 .研讨这部分内容包括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是让学生在经历动物的观察和描述活动后,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动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需要空气、会生长发育、会排泄、会对外面的刺激产生反应、会繁殖后代等。二
4、是“玩具熊是动物吗?”这个问题指向“动物是生物”这个概念。研讨时,重点要引导学生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提升学生对动物共同特点的认识,帮助体会“动物”的概念。4 .拓展用橡皮泥捏个小动物,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特征的印象。【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动物可以说有着极大的兴趣,从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动物园等各种渠道都耳濡目染,所以如何利用这种浓厚的兴趣发挥到对动物的有序观察研究中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在认知上,学生对动物的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一定的认识,但比较零碎,会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在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
5、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 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 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亲近、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
6、其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教学准备】学生: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1 .出示大熊猫图片。“大家认识它吗?”“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同学们的描述很丰富,形态特征、动物习性、生存环境”(先让学生回答,再播放科普视频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2 .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说说它是怎样的?(引导:它生活在哪里?它的外形特征?它的习性?)(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关于动物的前概念,激发其对动物的探索兴趣,也为后续学生的自主观察描述做铺垫。)二、探究: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
7、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狗、金鱼、喜鹊、鸡、蚂蚁、蝴蝶),组织学生开展“叫名字”的活动。2,分发动物卡片,让学生分组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观察结束,组织学生汇报,使学生达到能准确完善描述出动物外形特征的水平。3 .播放动物科普视频,增加对动物其他信息的了解。4 .组织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这些动物(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特别要画出显著的特点,教师最好先进行范画,尽可能给予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记录习惯)5.小组展示活动手册的记录,并进行汇报交流。交流的方式也可以多样:(1)你们组画的是哪个动物?你们画了它身上的哪些结构或者特点?(可适时引导动物身体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鸟的翅膀有什么作用?蚂蚁的触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杭州 教科版 一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二 单元 全部 教学 设计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