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汇率政策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及借鉴价值.docx
《新加坡汇率政策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及借鉴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汇率政策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及借鉴价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汇率政策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及借鉴价值X王春英2005年5月23日至6月3日,国际收支司徐建东助理巡视员率团一行8人(考察团成员还包含王春英、候莲芳、乔林智、吕进中、高爱武、姜梅与陆燕华)赴新加坡与意大利进行了考察。在新加坡,考察团先后访问了新加坡金管局、大华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并就新加坡汇率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特点、新元衍生产品市场进展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放松外汇管制、进展人民币/外币衍生产品市场的有关建议。一、新加坡汇率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1975年新加坡开始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1978年新加坡实现了新元的完全自由兑换。1981年以来
2、新加坡的汇率政策成为其货币政策的中心。通过建立适合自身经济特点的汇率政策体系与实施有效的外汇管理,新加坡实现了物价稳固、新元稳固升值与经济增长的目标,并进展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一)新加坡保护新元不受投机性攻击的原因与要紧措施1 .通过新元非国际化政策限制非居民通过新元融资投机新元新加坡1978年取消了所有的兑换限制,不管居民还是非居民,都能够自由地将新元汇往境外或者汇回境内,也能够在外汇市场上自由交易。由因此小型开放经济体,易受外部冲击,新加坡1981年转向以汇率为中心的货币政策时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因此,1983年起新加坡开始实施同时长期坚持明确的新元非国际化政策,即不鼓励新元成为
3、国际货币。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确保新元市场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习惯,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受冲击。新元非国际化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严格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规模。第一,非居民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新元资金,假如用于金管局许可范围外的境内经济活动,则务必兑换为外汇,且兑换前需通知金管局;非居民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的新元资金若用于金管局许可范围以外的境内经济活动,务必向金管局申请;假如金融机构有理由相信非居民获得新元后可能用于投机新元,则对非居民的新元信贷不能够超过500万新元。第二,对非居民超过500万的新元贷款或者非居民发行的新元股票或者债券,所融资金假如不在新加坡使用,务必在汇出时转换成所需外币或者进行外币掉
4、期。这些措施限制了非居民获得新元流淌性,使得潜在的投机者难以卖空新元,明确地发出了新加坡不同意投机新元的信号。有人抨击新元非国际化是变相的资本管制。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价是,该政策对新加坡的贸易进展及资本流淌没有影响。80年代与90年代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一直超过GDP的一五0%,每年资本进出总额占GDP的4050%。新加坡金管局的研究说明其国内外资金价格符合利率平价理论,这都说明新加坡资本与金融账户高度开放。新加坡通过限制本币在境内外流通的规模,巧妙地进行了必要的特殊资本管制,使本币政策免受预料外的外界冲击。可见,货币可兑换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任何管制。当然,新加坡对新元非国际化政策
5、是否阻碍经济进展非常警觉,近年来也在不断放松要求。2 .新加坡金融监管始终保留了对居民与非居民区别管理新加坡对银行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基本不加任何限制,但至今对银行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务,特别是新元融资、金融衍生产品服务则保持较多限制。(1)对居民与非居民区别管理的目的通过对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对本国金融市场的观察,金管局认为非居民资金是短期资本流淌的要紧来源,非居民是对本国市场带来巨大波动性的要紧投机主体,因此务必对其交易加以特别限制。(2)居民与非居民的定义与国际收支统计关于居民与非居民的定义不一致,新加坡金管局出于监管需要特别制定了居民与非居民的管理定义。最初,非居民定义为非新加坡公民
6、的个人与要紧由非新加坡公民拥有或者操纵的公司。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目前非居民定义为新加坡之外的金融机构。(3)对非居民的管理手段与管理内容关于居民与非居民的区分,新加坡要紧依靠银行在办理业务中按照金管局的定义解释执行。金管局会在至少3年一次的现场检查中查验银行的执行情况。1998年,金管局规定,银行向新加坡居民提供任何新元融资、新元金融产品与衍生产品服务,无需向金管局申请。但银行向非居民提供超过500万新元融资,用于新加坡境内的股票、债券、存款、商业资产等投资时,银行务必向金管局申请。银行能够同意非居民客户与新加坡股票、债券挂钩的新元存款,但其它新元金融衍生工具需要向金管局申请。至今,新加
7、坡金管局仍然规定,银行向境内外单个非居民金融机构提供总额超过500万的新元融资(包含货币互换)务必符合下列条件:(D用于境外的新元融资务必兑换或者互换为外汇;(2)银行向非居民金融机构提供用于清算的新元透支,但务必尽力确保在2口内归还;(3)假如有理由相信新元融资可能被用于对新元的投机,银行不应该向非居民金融机构提供新元融资(包含货币互换)。关于新元业务的市场准入,新加坡金管局也对外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加以限制。据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反映,该分行在新加坡只能汲取非居民的外汇存款,只能对非居民提供国际汇款服务,不能从事汲取新元存款的业务。(4)管理效果对非居民的特殊管理减少了境外投机者对新元投机的
8、可能性,保护了新元稳固。比如,1995年境外资金大量流入新加坡,房地产出现泡沫,金管局进行了成功的干预。一方面通过外汇市场与利率市场的联动操控,逼退大量游资;另一方面规定非居民借款务必本着实需原则用于实际的经济活动,限制非居民借新元负债买新元资产,规定非居民购买房地产资金中借款不能超过80%,未得到金管局的批准,不同意超额借款买房地产。银行向非居民提供贷款服务时,务必熟悉贷款对象是谁,真有用途是什幺,同时要事先报批金管局,以防止非居民投机。3 .其它一些保护新元不受攻击的重要原因。首先,新加坡政府拥有许多外汇储备,在20世纪90年代大约为GDP的80%;其次,新加坡的财政与金融政策一直都很稳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加坡 汇率 政策 衍生 产品 市场 金融监管 发展 借鉴 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