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2护士延续注册申请审核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Wft2-1填表说明1 .本表供申请护士延续注册使用。2 .用钢笔或者签字笔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3 .本表的第1、2、3项由申请人填写,第4项由.
-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报告制度(一)总则1.制定目的: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根据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XX年版)实施细则要求特.
-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 .在从事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士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2 .认真评估各种危险因素(患者、环境),对危重、昏迷、老年、儿童、麻醉、行动不便及新入.
-
护理会诊制度1 .凡遇重大手术,新技术项目,危重、疑难、抢救病人护理中存在本科室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申请会诊。2 .申请会诊科室须填写会诊申请单,按程序送交相关部门,并将会诊所需资料准备齐全。3 .护.
-
总护士长岗位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护理工作,领导和协助各科护士长搞好病室和各科护理单元的科学管理。2、围绕医院宗旨,拟订护理部门的管理、方针、目标、制定医院整体的策略性的护理工作计划,经业务院.
-
科月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时间地点主讲人记录人参加查房人员查房目的1 .掌握XX疾病概念、发病机理、辨证分型、治疗及中医辨证护理:2 .了解和评价而任护士对患者实施护理程序的效果,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
-
护士注册、执业管理制度(一)总则1 .制定目的: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全院各护理岗位。(.
-
护士定期考核测试题一、填空题1、新病人入院、出院或转入时间应在体温单用笔纵行填写O2、绘制体温单时,体温不升者均记于(线上,记录大小便以小时为准,大便填写O3、正常人的血压正常范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
-
急诊科护理实习大纲实习时间4周目的要求1 .了解急诊室工作环境、熟悉急诊工作内容、程序、各班职责范围.2 .了解院前急救抢救原则及程序。学会出诊的仪器设备、药物及用物准备.3 .了解分诊台工作性质、熟.
-
急诊清创室护士岗位职责一、基本要求:执照护士,急诊科工作两年以上或有相关专科培训一年以上。二、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和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医疗用物规范处理,服务主动热情,优质.
-
急诊科护士岗位说明书津号:制订者:审核者:修订H期:试行日期,修改日期:批准日期:批准者:RIfHWJ:一、基本资料岗位名称:急诊科护士所在部门:急诊科二工作内容-)工作概述在护士长的轴量下,完成急诊.
-
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一、一般资料I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诊断入院/转入日期二、跌倒/0床危险因素It化评估表:项目评估内容和分值A年龄6岁一64岁。分1. 80岁:分分分一12.
-
急诊科护士岗位职责(一)预检护士1 .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2 .交接预检台各种物品并及时补充各种治疗和护理用品;每H更换口表、肛表消毒液,保持预检台清洁整齐。3 .主动、热情并站立接待患者.
-
急诊护士岗位职责一、在护士长领导下工作。二、好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按病情轻重安排就诊。三、熟练使用各种急救仪器、掌握各种急救技术,迅速准确地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工作。遇危急病人,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置,并.
-
急诊患者检查及住院陪送制度为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保证急诊患者在检查及收入院过程中的医疗安全,使患者能够及时、迅速接受检查及入院治疗,特制定本制度。一、急诊科为急、危重患者检查及入院设立绿色通道。.
-
医院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及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应急预案】1.根据输液反应的类型做相应的处理:(1)发热反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更换输液器,严重者停止输液。(2)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输液,患者病.
-
医院管理手术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术中发现患者出现发热、寒战、静脉红肿等情况时,立即停止输液。2 .立即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药。3 .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
为了保证病人安全,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迅速调配医护人员到位,特制定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人力资源调配预案。一、建立以分管院长领导下的,以人事科、医务部、护理部、科主任、总护士长参与的医护人员人力资源应急调.
-
医院管理病人坠床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保持镇定,立即通知医师、护士长,洗手护士、巡回护士迅速同手术医师或麻醉师一起将病人抬到手术床上(若为清醒病人,首先要安抚病人)2、检查病人全身情况.
-
医院护理管理静脉输液发生发热反应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静脉输液发生发热反应,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长。(2)反应轻者,给予减慢输液速度,严密监测生命体征。(3)反映重者,立即停止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