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案护理报告题目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姓名徐fl星专业护理系班级学号140402311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辅以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体育锻炼和饮食干预等护理措施。结.
-
一、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基础知识什么是颅内动静脉畸形?答: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在病变部位脑动脉与脑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直接与静.
-
门诊输液室护士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绝不流于形式。2、认真执行转抄(打印)输液巡视卡,并严格落实滴速、签字等。3、加强输液病人的巡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不要出现病情严重变化,而是家属先发现.
-
静脉输液、体内注射、冷热疗法、导尿术试题(一)单选题。1.用热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OA.促进炎症消散或局限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C.解除疼痛D.制止炎症扩散E.保暖2 .乙醇擦浴的浓度是OA. 25%.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锐器刺伤应急预案(I)使伤口向下倾斜,轻轻挤压伤口旁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2)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试题1.患者出现脑疝时,应首选()A、气管切开B、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入正确笞案)C、尽快行疝侧去骨瓣减压D、快速行脑室穿刺引流2、观察颅脑损伤患者时,提示为急性颅内压增.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1、做好健康教育:在进行静脉置管前,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目的、使用意义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指导其掌握留置针相关护理知识,提醒患者在静脉置管的过程中不要过于活动肢体,.
-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知识题B1、2011年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中指出静脉输液导管选择的标准是A.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B.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输液的目的和.
-
静脉注射法1.鄙出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时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可采用静脉注射法。出诊断性检查由静脉注入药物、静脉营养治疗、输血或输液。2.操作和序出评估(1)根据患者的病情、有否过敏史、给药目的.
-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知识题A1、INS的中文意译是A.美国静脉输液协会B.美国血管通道协会C.美国静脉血管通道协会D.美国静脉治疗协会E.美国护理协会参考答案:A2、哪项不是选择静脉的原则A,粗、直的.
-
“跌倒/坠床风险管理”专项督导检查及记录表(100分)项目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方法扣分标准制度与流程(10分)1、科室有预防跌倒/坠床管理制度预防患者跌倒/坠床防范措施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制度患者跌倒/.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理论考核试题单选题1、中心静脉导管是经()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A.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B.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C锁骨上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
-
责任护士十三知道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护理级别主管医生诊断、手术名称和日期用药和目的饮食睡眠二便临床表现、病情、活动、心理状况病情观察要点,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住院原因目前身体状况主要检查的阳性结果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内、外差错处理应急预案为确保内、外差错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1)差错可分为内部差错和发出差错两类。1)在调配时发生的,被本人.
-
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健康指导(一)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知识门静脉的解剖是怎样的?门静脉是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的静脉系统。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小叶的肝窦(肝的毛细血管网)。门静.
-
阑尾疾病患者的诊疗护理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阑尾起于盲肠根部,下端游离,外形如蚯蚓,位于右骼窝部,长度一般为68cm,直径O.50.7cm,是三条结肠带的最终会合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
-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知识题C1、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英文全称是A.ThePeoplesInsuranceCompanyofChinaB.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
-
雾化吸入技术1.鄙出解呼吸三黏液及分泌物,使易咳出。出减轻局部刺激、充血、发炎、肿痛。2操作程序出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2)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Fb准备面罩雾化吸A:一次性雾化吸入面罩.
-
血糖水平监测1.醐出快速方便地测量血糖为治疗提供依据。由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用药、饮食情况、合作程度;血糖测量的频率。由准备(1)用物:血糖仪、与血糖仪匹配的试纸、酒精、棉签、治疗盘、弯盘。(2)患.
-
重症镇静镇痛护理试题同时具有镇静与镇痛作用的药物是OA、咪达嘤仑B、丙泊酚C、地西泮d、右美托咪咤下列关于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OA、镇静与镇痛治疗应同时进行B、应首先进行镇静治疗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