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 .留在静脉内输液用的是静脉留置针的哪部分?OA.针翼B.金属针芯C.软质外套管(HC4案)D.塑料针座E.延长管和肝素帽2 .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一般为OA.
-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技术【概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
-
颅骨骨折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一、颅骨骨折的基础知识什么是颅骨骨折?答: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连续性中断。病人有的只是单纯的颅骨骨折,有的则会合并严重的脑损伤,此时颅骨骨折并发脑组织、.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各层级药护人员继续教育通过在职培训和医德教育,可不断提高护士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全体药护人员成为精通理论、技术操作熟练、具有良好医德医风、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实用性药护人才。一、.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人力资源紧急调配预案(I)工作量变化异常、重大节日、大型考试等情况时,实行弹性排班,保证人力配比合理化。(2)恶劣天气:当PlVAS工作人员因恶劣天气无法正常时间到岗时,科室主管.
-
颅内动静脉畸形病人护理观察要点1、头痛部位、性质及程度,及颅内压增高症状。2、癫痫发作的先兆、类型及持续时间。3、有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等。4、有无诱发出血的因素。5、DSA检查.
-
(一)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二)操作方法项目实施要点分值姆住(I)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2)用物准备:510ml注射器或采血针、安尔碘、75%酒精、棉签、止血带、弯盘、检验.
-
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知识考试题1 .食管癌的典型表现是?OA.声音嘶哑B.梗咽感C.进展性吞咽困难D.胸痛2 .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OA.化学治疗B.综合治疗C.手术治疗D.放射治疗3 .食管癌术后多.
-
颈椎病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诊断:1.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有关;2 .疼痛:与相关疾病有关;3 .躯体活动障碍、自理能力缺陷:与颈部活动受限、神经根受压有关;4 .舒适的改变:与疼.
-
食管异物病人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概述食管异物(foreignbodiesinesophagus)常见于进食匆忙大意,幼儿好奇误吞,咀嚼功能不良或食管本身存在导致狭窄的器质性疾病,如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
-
除颤技术P3评估(1)除颤仪性能完好。(2)呼叫患者,评估患者意识。(3)摸颈动脉,先摸喉结,再向外侧滑动到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动脉沟内停留5-10秒;无搏动,放开,同法摸对侧颈动脉。用准备:除颤器、导.
-
静脉输液技术1.醐出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出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利尿消肿。F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2.操作和序出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诊断、输液目的、心.
-
颅脑疾病护理试题1 .颅底骨折病人出现颅内低压时,给予什么处置可缓解症状A.补充水分B.静点甘露醇C.镇静剂D.神经营养药E.止痛剂2 .头皮损伤皮下血肿的特点哪项不对A.血肿小B.血肿局限C.疼痛明.
-
风湿免疫科护士分层级培训考试题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至少每O换一次。A.2小时B.4小时C. 3小时D. 6小时成年患者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O内时间输完。A. 20minB. 40min.
-
颅咽管瘤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一、颅咽管瘤的基础知识顺咽管瘤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答:颅咽管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颅咽管瘤的病因有哪些?答:目前颅咽管瘤的发生病因在医学上仍存在争议,并没有.
-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诊疗护理第一节概述颅骨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构成颜面的骨性轮廓。颅腔的顶部由前向后由额骨、顶骨和枕骨构成,颅腔的底部由额骨、筛骨、蝶骨、题骨和枕骨构成,颅底承托.
-
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观察头痛部位、性质,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病两周内观察脑缺血及脑动脉痉挛症状,如偏瘫、失语、精神症状、意识变化等。DSA检查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如出血、栓塞及意识障碍是否加重。.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配置全静脉营养液操作规范一、总则为了保证在水平层流台配置全静脉营养液的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提供能满足医疗及药学要求的全静脉营养液所需的全部敷料,如全静脉营养液无菌输液袋.
-
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管理制度试题1、使用VTE风险评估量表,手术科室采用何种量表?A、CaPrini量表(B、PadUa量表C、WenS量表D、SPESI量表2、CaPrini评分为5分,该患者血栓风险.
-
颅咽管瘤病人护理按照颅咽管瘤与鞍膈的关系可分鞍内、鞍上和脑室内肿瘤。观察要点1、有无水电解质失调的症状和体征。2、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3、神志、瞳孔、意识变化,体温变化,监测有无中枢性高热的发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