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案资源
(共16861
份)
用时:34ms
-
第一课不一样的溶解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 .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2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
-
生命离不开水一.教学目标:1 .过程与方法:(I)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2 .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材简析】上节课,学生通过探究已经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运用豆子这种对比物,也直观了解了2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多少。本课课题提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的问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
-
第十一课天气与生活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学生对天气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研究“天气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研究与天气有关的问题的欲望。二、教学.
-
2空气有质量吗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有质量,但是质量很小。2 .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设计简单实验,并能够通过实验获取证据,对现象进行解释。3 .形成尊重客观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4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
-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 .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2 .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3 .了解溶解的特点科学探索1.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情况,辨别哪.
-
1、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内容1、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在哪里,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2、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态.
-
做一位小科学家一.教学目标1 .过程与方法(I)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会提问题。2 .知识与技能: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
-
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2 .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
加快溶解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 .了解加快溶解的基本方法2 .了解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科学探索1 .通过问题、假设、实验和验证等几个环节,探索温度、搅拌、颗粒大小分别于溶解快慢的关系2 .观察、回忆日常.
-
水到哪里去了课题水到哪里去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 .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2 .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3 .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科学探索:1 .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
-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道物质在改变形状、大小时,其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2 .知道大多数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 .通过实践操作橡皮泥和纸的变化,探究它们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相同.
-
5动物世界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动物分为许多类别。2.初步具有搜集动物资料、整理资料和交流资料的能力。3,初步具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爱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根据不同.
-
第一课玩具里的科学一、教材分析: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的。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
-
水沸腾了课题水沸腾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 .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 .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 .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 .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科学探索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
-
认识自我课堂实录一、开场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二、引导语欢迎大家来到心理健康课堂,开启我们的心灵之旅!三、主体活动(一)热身活动:视频导入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武林外传吕秀才之灵魂三问。师:好.
-
人教小数学生辅导讲义第1讲四则运算福力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
-
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观影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引导同学们了解幸福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
-
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2023届毕业典礼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从入校时的开笔礼到今天毕业典礼,六年级的孩子们已站在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即将告别母校,师恩难忘,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增强对学校.
-
音乐实践课教学设计音乐实践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2、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3、通过孩子对音乐歌曲和节奏结合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