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十三发展人民民主关键词:填空题:1.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
-
专题八科教兴国关键词I填空题I1、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判断题:()1.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2.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发明和创造的民族。()3.改革开放以来,我.
-
专题6物质的定量分析11ZHUANTILIU三/X课题1/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 .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2 .中和滴定原理和基本操作。3,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4 .用滴定法测定.
-
X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 .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外观)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2 .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3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4 .常见物质的鉴别。目.
-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水玻璃水泥玻璃漂白粉胆矶氯水液氯A.B.C.D.解析: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泥、欧瑞、漂白酚、氯水都是混合物。答案:D2 .制取下列物质,无需使.
-
1 .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H2SB.SO2C.SO3D.H2SO4解析:SO2中S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B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
-
专题07解三角形(面积问题(含定值,最值,范围问题)(典型例题+题型归类练)一、必备秘籍基本公式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2?(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sinAsinBsinC(1)a=2RsinA,b.
-
献金/HWaH1 .下列混合物适宜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KCkNaNO3B.水、酒精C.Na2CO3CaCO3D.MgSo八ZnSO4解析:A、D两组中的固体物质都是易澹于水的物质,过滤法不能达到.
-
1 .镁粉是焰火、闪光粉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下列空气,CO2,Ar,H2,N2,可作为冷却气的是()A.B.C.D.解析:由于钱很活泼,是还原性很强的金属,所以加热时.
-
1 .在一些盛高档茶叶等物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红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稀盐酸中,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立即出现红色。以下结论中,.
-
.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B.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常温)C.二氧化硅与碳(高温)D.二氧化硅与浓硝酸(常温)解析:在高温下Si2能被C还原,在众多的酸中能与SK.
-
导题,7化学属座辕件的控制.ZHUANTlSl/X课题1/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 .硫代硫酸钠和强酸反应的原理及实验现象。2 .浓度、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目.
-
1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A.Cl2B.HClC.Br2D.HBr解析:m=M,m相同时,M越大,n越小,所含分子数越少由于M(Br2)M(HBr)M(CL)M(HCl),故(Br?.
-
.某化合物加热时会放出一种气体并生成一种残渣,残渣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相同的气体,化合物可能是()A.碳酸钠B.碳酸氢钠C.氯酸钾D.硫酸钠解析:NaHCo3加热分解可生成Na2CO3CO2气体,Na2.
-
1 .下列物质属于钠盐的是()A.Na2OB.NaOHC.NaHSO4D.Na2O2解析:A、D是氧化物;B是碱;C是钠盐。答案:C2 .下列关于混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混合物的组成是固定的8 .
-
1 .只能用焰色反应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NaCkCuCl2B.NaCKNa2CO3C.Na2CO3K2CO3D.NH4CkBa(NO3)2解析:A.既可以用焰色反应,也可以用NaOH溶液饕别;.
-
与君同传万古名杜甫心目中的李白B i3 if一船工B1KS翩3常TJ李白上阳台帖(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河南王屋山,李白和杜甫曾在此同游。说起大唐盛世,我们想到的,除了广阔疆域、巍峨宫阙之外,更多的是才华.
-
Unit4Weloveanimals教学设计学科英语年级三年级主备人使用人英语组教师单元主题Weloveanimals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义务教育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
-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重点认识“缩、锯、斧、推”4个生字。2 .通过找出主人公的五个生命阶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对比朗读发现情节结构,详细且有条理地讲好主人公.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拥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是天生就有的吗?答:这些本领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我们通过学习后天形成的。我们通过不停地向周围的人学习,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