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资源
(共56357
份)
用时:32ms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危急值报告制度释义1 .何谓危急值?答:危急值是指提示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情况需要给予积极干预措施或治疗。2 .哪些科室需设置危急值?答:医疗.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二)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原则医院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的原则,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开展要求医疗新.
-
医院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一、会议制度(一)各级各类人员会议,与会者必须按时到会不得早退,违反者按工作制度有关条款处理。(二)会议期间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做好记录、关闭手机。(三)会议有关事项属保密范.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二)01.如何建立医疗机构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医疗机构应当配合血站建立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当血液库存紧张时,以合适方式提醒临床用血紧张,以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正常医.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定义指医疗机构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对医疗机构患者诊疗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处理、发布等进行全流程系统性保障的制度。基本要求1 .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申报课题的立项制度申报时间和院内论证审批程序1 .时间:由科教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具体通知。2流程:各课题负责人选题后,到科教股领取科研立项申请书按要求填写,再由科教股集中初审.
-
马王卫生院辖区卫生室大学生乡村医生日常管理制度为规范大学生乡村医生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乡村居民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卫生院和辖区卫生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职.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定义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基本要求Ol医疗机构应当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医疗机构临床用.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病历管理制度定义指为准确反映医疗活动全过程,实现医疗服务行为可追溯,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医疗文书的书写、质控、保存、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的制度。基本要求1.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教学活动病例讨论制度(二)重点要突出,不能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教学目标要明确。在选取病例时,建议选取诊断明确的病例,要有帮助诊断的依据。因为如果你选取的是诊断不明确的病例,那就是疑.
-
农村供电所内勤班长定额承包协议甲方(供电所名称):乙方(承包方姓名及身份证号):鉴于甲方为确保农村供电所内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经与乙方友好协商,就乙方承包甲方供电所内勤班长工作事宜,达成如.
-
ICS03.080.01CCSA10DJG330523安吉县地方技术性规范DJG330523/T0542025共享食堂建设与运营规范2025-02-17实施2025-01-17发布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定义科研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必须加强管理。为了充分发挥科研档案在医疗事业中的作用。基本要求1.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
-
合伙企业公司章程(3篇)合伙企业公司章程(通用3篇)合伙企业公司章程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有关法律、.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标本拒收程序目前我院是由配送中心对待检标本进行运送,配送中心的人员在接收标本时应注意标本是否合格,(如有无空管、泄漏、污染),对不合格的标本应当时就告之所在科室护士并处理。在标本送.
-
马王卫生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考评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考评目标2第三章考评范围2第四章考评内容及标准2第五章组织领导7第六章医德医风规章制度8第七章考评的主要方法和结果运用9第七章附则11第一.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教学活动-病历讨论制度(三)病例讨论的准备工作1、选择适当病例:典型、危重、疑难或罕见病例2、选择讨论重点:诊断或治疗(每次只讨论一个或两个问题)3、提前作准备:印发病历摘要、书写.
-
公司电脑配置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脑已经成为企业办公的必需品。为了保障公司内部信息的安全、提高员工办公效率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电脑配置管理制度。.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定义指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术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不同,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基本要求1 .按照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具体要.
-
创三甲知识应知应会:危急值报告制度定义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基本要求1 .医疗机构应当分别建立住院和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