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的文献价值-TheDocumentaryValueofYanKejun's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docx

    • 资源ID:998384       资源大小:32.7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的文献价值-TheDocumentaryValueofYanKejun's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docx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的文献价值TheDocumentaryValueofYanKejun,s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作者:刘冬颖/李思远作者简介:刘冬颖(1972-),女,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李思远(1995-),女,河南驻马店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学文献学研究。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原文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0193期第90-95页内容提要:唐石经在中国经典传承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中的清人严可均撰唐石经校文,是公认的唐石经考订最全面、水平最高的一部著作。严可均从小学和金石学入手来研究经学,选用最接近唐石经原貌的新拓本,广采传世经书善本,对唐石经进行精校精注,其唐石经校文为研究中国经学史存正了文献资料,也重新确立了唐石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文献价值,而且考据更为详实。唐石经校文的文献价值主要在于,堪正传世经文版本之误,保存唐石经之真以及辨正前人对唐石经的误读三个方面。今天关注和研究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需要重新重视它在经学传承上的意义,以及金石文献与传世文献之间互相补正的作用。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hasimportantvalueinthehistoryofChineseclassicinheritance.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writtenbyYanKejuninQingDynastyandincludedinContinuationofSiKuQuanShu,isrecognizedasthemostcomprehensiveandhighest-levelwork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YanKejunusedthemethodsoftheChinesetraditionallanguageliteratureandepigraphytostudytheChineseclassics.Heselectedthenewbookofrubbingsclosesttotheoriginalappearance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andusedtherarebooksoftheclassicstodotextualcriticism."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providedauthenticliteratureforthestudyofChineseclassicshistory,itre-establishedthedocumentaryvalue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asaConfucianclassic,andthetextualresearchwasmoredetailed.Thedocumentaryvalueof“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mainlyinvolvesthecorrectionofscriptureversions,thepreservationofthe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andtheamendmentofthe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Today,inordertostudyYanKejun,sff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itisnecessarytore-emphasizeitssignificanceinthestudyofChineseclassics,andthecomplementaryfunctionoftheepigraphyliteratureandthehandeddownliterature.期刊名称:中国占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0年01期关键词:唐石经/唐石经校文/严可均/顾炎武/Tang-DynastyStOnCSCriPtUr。/ThC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CSCriPtUrC/YanKCjUn/GuYanWU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O39)。中图分类号:K877.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1971(2019)03-0090-06作为目前保存最早的、且保存比较完整的石刻儒家经典文献,唐石经(又称"开成石经")在儒家经典从写本到刻本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晚唐雕版印刷术兴起,所开雕经书是依石经句读刻写,但经宋、元、明诸代转刻,儒家经典的版本已多有讹误;且宋、明学者多注重义理,对于唐石经关注较少,只有王应麟(宋)、李如圭(明)等学者在著述中略有提及。清代学人重视从金石之学出发研究儒家经典,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收录了六部研究唐石经的专书,其中有四部刊行,"清代学者严可均撰有唐石经校文,最为精密"1。凡石经有磨改的、与今本有异的,严可均都一录出,加以注释。唐石经校文在清代即有四种刊本,在"正版本之误,存唐石经之真,纠顾氏炎武之非"01304等三个方面有着突出的文献价值,为治经者必备的要籍。一、勘正传世经书之误儒家经典自先秦的六经、汉代的五经和七经、唐代的九经和十二经,一直到南宋的十三经,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核心典籍,也是科举考试的用书。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对经典的阐释,因此对经典的版本、文字的考辨特别关注。清人严可均从小学和金石学入手来研究经学,对唐石经尤为重视,在唐石经校文叙中,严可均明确指出唐石经是"经本之最完最旧者":既又思若汉,若魏,若唐,若孟蜀,若宋嘉祐、绍兴各立石经,今仅嘉祐四石、绍兴八十七石,皆残本,而唐大和石壁二百廿八石巍然独存,此天地间经本之最完最旧者取今本与石经对校,乃益审知今本逊宋版本,宋版本逊石经,而石经又非善之善者。然而后唐雕版,实依石经句度钞写,历宋、元、明转刻转误,而石经幸存,以之复古则不足,以正今误则有余,世间无古本,石经即古本矣。3245(一)唐石经校文是经学史上重要的经典传承版本唐石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三次刊刻的儒家经典石刻文献,是经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经典传承版本,严可均视为古本,特别重视其版本价值。1 .唐石经是最古老的保存I:匕较完整的石刻经书版本因校正儒家经书的需要,自汉代以来就有刊刻石经的传统,如东汉的熹平石经、三国魏的三体石经、唐石经、五代蜀石经、北宋二体石经、南宋御书石经、清石经等等。目前只有唐石经和清石经保存最为完好,尤以唐石经版本为最早,其余石经只有部分残石存世。唐以后的儒家经典流传,因多次转刻所据之本往往不是善本,流传中多有错讹,所以,严可均认为清代通行的经书版本逊于宋本,宋本又逊于石经。2 .唐石经所选用的底本均为善本隋唐科举考试中以儒家经典为考试的教材,唐初科举考试中即有"明经"一科,儒家经典被分为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在内的九经,以此考察读书人对儒家经典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但是唐朝是一个写本的时代,在经典传抄的过程中,讹、脱、倒、衍在所难免,影响了经典的传播和传承。唐朝晚期,为了校正经书文字、方便士人对比校勘儒家经典,由国子监主持其事,前后费时约七年,到唐开成二年(837),刊刻完成了十二部儒家经典,作为经书范本。除了前面涉及到的九经,将孝经论语尔雅也一并刻石,另附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和石台孝经。唐石经在每部经书标题下均标注了所依据的版本,如周易用王弼注本,尚书用孔氏传本,毛诗用郑氏笺本,周礼仪礼用郑氏注本,礼记首月令篇用李林甫等奉敕注本,春秋左氏传用杜氏集解本,公羊传用何休解诂本,毂梁传用范宁集解本,孝经用唐明皇注本,论语用何晏集解本,尔雅用郭璞注本01304。正因为唐石经的刻写采用了当时的善本,所以在中国经学传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严可均撰唐石经校文十卷,共校订整理出传世经书与唐石经有异之处3226条,涉及十二经及附录三种。其中十二经包括周易141条,尚书126条,毛诗219条,周礼270条,仪礼352条,礼记384条,春秋左氏传966条,公羊传170条,谷梁传”9条,孝经5条,论语59条,尔雅159条。另附五经文字133条,九经字样22条,石台卷41条。(二)唐石经校文是校勘学中的典范唐石经校文勘正传世经书之详细,不仅是一部研究经学的重要著作,也是校勘学中的典范。1.选定最接近唐石经原貌的新拓本为底本在严可均所处的时代,唐石经一般都以嘉靖乙卯前的摹本为最佳。这主要是因为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末,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大地震,唐石经在地震中折断四十石,残损颇甚。震后虽经修整,却未对残损部分予以补葺。直到30年后的万历十六年(1588),由左布政使姚继可主持,对经碑进行全面修葺补刻,由西安府学生员王尧惠等按照旧文集其阙字,以便摹补装册时缀入,共计约5.3万字。补刻文字刻在96块113面小石碑上,置于经碑之旁。后人补刻文字椎拓后,剪裱黏贴在残缺的经文拓本上,以示完整4。由于据以补刻的文本是明朝的传世本,而非唐代的古本,所以补刻文字与原刻经文应该区别对待。到了严可均的时代,嘉靖乙卯地震前的旧拓本已经不容易得到了。严可均经过研究,认为附有王尧惠等补刻字的拓本是不可靠的,他没有像顾炎武等清代学者一样,以王尧惠的补字装册本为底本,而是从友人叶绍桂处借到了唐石经的拓片,选用了没有经过装册的唐石经新拓本,在底本的选择上保证了唐石经的原貌,而且不受王尧惠的补字装册本的误导,因此在唐石经底本的确定上,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超过了前人对唐石经的研究。2 .广采传世经书善本作为校本严可均比前人选择了更多的经书善本来校注唐石经,他以明万历国子监注疏本和毛晋汲古阁注疏本为校本,同时稍载宋元本,著其异,不著其同,并且不用坊本32460以唐石经校文卷六春秋左氏传部分校文为例:唐石经文字严可均校文春秋经传集解隐公第一监本、毛本脱“公”。传:非公命也监本、毛本“公”误作“君”。他邑唯命监本、毛本“他”作“佗”。传:公及宋公遇于清监本、毛本误作“宋人”。公孙滑奔卫岳本、监本、毛本“滑”下衍“出”。公会郑伯于时部谋伐许也“时邪谋伐”磨改作“郑谋伐”,各本无“时”。仍叔之子弱也秋大零“之子弱也秋大”磨改作“之子来聘弱也秋大”。案杜解举传文有“来聘”,初刻非也,各本脱“来聘”。传:十年周谚有之日匹夫无罪“之日匹夫”磨改作“之匹夫”,各本无“日”。传:冬十有二月衍“有”字,各本无。传:卅年谋山戎也“山戎也”磨改作“伐山戎也”,各本无“伐”。明万历监本十三经注疏是严可均时代校勘质量最好的经书版本,毛晋汲古阁刻十三经注疏则是明末刻本中的精华。顾炎武在金石文字记卷五唐石经中,仅以明监本校勘唐石经,漏校了一些地方5。钱大昕的唐石经考异广采经书异本作为校本,对校诸经的相异之处,皆逐字校出,并加以考订21303.但是钱大昕在校勘过程中,同时采用了版本价值不高的坊本,而严可均在校勘唐石经时则没有采用坊本。与清代各家校勘唐石经的著作相比,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校勘最为缜密。3 .确定了严整的校例严可均对唐石经进行校勘时,在校文前先列出校文出处。"标举唐石经文字,或隶或真,或损阙,或避讳改字阙笔,悉仿石经"

    注意事项

    本文(严可均《唐石经校文》的文献价值-TheDocumentaryValueofYanKejun'sTheAnnotationofTangDynastyStoneScripture.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