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玻璃球游戏》、《易经》和新浪漫主义理想-DasGlasperlenspiel,YiJingandNeo-Romanticism.docx

    • 资源ID:996623       资源大小:40.1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玻璃球游戏》、《易经》和新浪漫主义理想-DasGlasperlenspiel,YiJingandNeo-Romanticism.docx

    玻璃球游戏、易经和新浪漫主义理想DasGlasperlenspiel,YiJingandNeo-Romanticism作者:范劲作者简介:范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原文出处:中国比较文学(沪)2011年第3期第109-120页内容提要:黑塞的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对易经等中国元素的有效运用,延续了诺瓦利斯、弗施勒格尔等早期浪漫派作家以诗为手段去包容、内化对立的各个极端的做法。易经在小说框架搭建中扮演了醒目的角色,由于它的参与,本可能沿黑格尔轨道辩证发展的小说情节避开了目的论的危险,主人公的成长动机也不再是浮士德式个体精神,而是一种更深刻的对于原初的宇宙关联的顺应。小说成为一个以变化为内在原则的有机过程,也给出了对一个非整体的整体、非框架的框架的暗示,这不但表达了黑塞这部当代教育小说的独特成长模式,也体现了由现代的混舌L、对立生出的重新实现和解的努力。TheeffectiveapplicationofsuchChineseelementsasYiJinginHermannHesse,snovelDasGlasperlenspielcarriesontheeffortsoftheearlyromanticwriterssuchasNovalis,FriedrichSchlegeltoaccommodateandinternalizethecontradictory,conflictingpoles.YiJinghasplayedaremarkableroleintheconstructionofthefictionalframe.Influencedbyitsideaofchanges,theplothasavoidedaHegeliandialectical,teleologicalroute.ThematurationoftheantagonistisnomoremotivatedbyapurelyFaustianindividualimpulse,butbythestrivingfortheauthenticuniversalconnection.Thenovel,asanorganicprocessbasedontheinnerprincipleofchanges,givesusanimplicationofanot-unitedunit,not-closedframe.Thespecialdevelopmentmodelinthismoderneducationalnovelcanbeconsideredasanexperimentofreconciliation,facingthemodernchaosandcontradiction.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2年Ol期关键词:玻璃球游戏/易经/新浪漫主义DaSGlasperlenspiel/YiJing/Neo-ROlnantiCiSin中图分类号:口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01(2011)-03-0109-12在黑塞心目中,中、印、欧代表了时代的三种文化选择。黑塞成长于欧洲人文传统,但也深深地卷入了世纪初的文化悲观主义,他把这种没落情绪同欧洲精神的缺陷联系起来。于是黑塞转向了印度,印度成了长时期的精神安慰。慢慢地,他又看到了印度精神的欠缺,在1911年的东方旅行中,他到了神往已久的印度,印度土著居民却给他留下虚弱、衰颓的印象。反之,无论在印度还是马来、新加坡,当地华人群体无不生机勃勃。中国人宁静而勤劳,在悄悄地占领成百条街道,而印度人满足地挑选着商人兜售的廉价、俗艳的欧洲布料,"10个这样的印度人就足以让一条活泼的街道变得绚丽而躁动,成为一块虚假的东方"口:128-129o亚洲的自然民族已经为西方所腐蚀,惟有中国文化保持了自身的强健,甚至让他感觉到了某种竞争对手的危险。中国在黑塞的东方想像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书中,他自认为发现了印度人所欠缺的东西,那就是"同生活的接近,以及一种高尚的、决心达到最高伦理要求的精神性和感性、日常生活游戏与刺激间的和谐在高度精神化和天真的生活享受之间明智地摆荡"2:52o中国智慧代表着成年男性的明智的综合与协调,比之印度那种“少年的、清教徒式的”苦修更符合人性的自然:若要说印度在苦修和僧侣的遁世中获到了高尚而动人的东西,古代中国由一种精神性的涵养而达到的成就也量不逊色。对此精神性来说,自然和精神、宗教和日常生活意味着友好的、而非敌意的对立,双方各得其所2:52。说到底还是德国浪漫派以来调和对立面的老问题,对立作为生活常态在现代派这里获得了空前自觉(尼采所说"对立面之统合”),亦造成了整整一代现代派作家的痛苦和困惑,而文学性、语言性的困局说到底又是一个范围更大的解体和分裂过程的一部分,是20世纪初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由极端混乱的政治、意识形态情势造成的集体性心理状况的反映。新的综合成了再自然不过的愿望。黑塞说过,他是厌倦了斗争后才转向一切非斗争性事物的,为了克服对立和分隔,他神游到了印度,晚年又来到"友好的、而非敌意的对立"的中国。印度和中国的相似处在于整体思想,这正是黑塞以怀乡似的浪漫情思所追寻的统一性,最终他又要以这种统一性来融合欧、中、印三大文化潮流,而对晚年黑塞来说,"中国”的融合方式比之带有苦修、遁世色彩的印度更为自然。通过大量书评,黑塞早已将自身牢牢织入了当时德国的汉学话语圈。他评论过的作者包括汉学家叶乃度(EdUardErkes),孔舫之(FranZKuhn)、克劳泽(FEU.Krause)、格里尔(JUIiUSGrill),也包括以意译中国诗出名的克拉邦德(KIabund)x贝特格(HanSBethge),东亚艺术研究者如屈美尔(OttOKummel),此外还评论过马丁布伯(MartinBUber)编辑的中国神怪和爱情故事(ChineSiSCheGeisterundLiebesgeschichten,1911),以及中国题材小说如胡尔森贝克(RichardHUeISenbeCk)的中国噬人(ChinafritMenschenz1930)o和卫礼贤相关的评论数量最多,早在卫礼贤的论语译本于1910年出版时,黑塞就注意到了这位"青岛的士瓦本神父""敏锐的意识和明显的精确性",他在慕尼黑报副刊上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说,读这本书让他呼吸到了一种陌生的空气,看到了一种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相对立的生命法则,"我们个人主义者羡慕这一中国世界,它的教育方法和系统整合既可靠又伟大,我们能拿出来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我们的艺术和我们在外部自然面前的也许更大的谦虚。“口:159黑塞为卫礼贤写的评论包括:1910年为卫礼贤论语译本(1910)作的评论;1912年为卫礼贤译的辜鸿铭中国抵抗欧洲思想(1911)作的评论;1914年为卫礼贤编译的中国民间童话(1914)作的评论;1914年为卫礼贤编译的中国小说(1914)作的评论;1925年为卫礼贤易经译本(1924)写的书评谈谈易经;1929年为卫礼贤译吕氏春秋(1928)写的书评吕不韦的春秋;1930年为卫礼贤礼记译本(1930)作的评论;1932年为卫礼贤死后出版的论文集人与存在(1931)写的书评。还要加上1930年为卫礼贤逝世而作的悼文,以及1956年为卫美懿的卫礼贤传记出版写的纪念文章中国和欧洲的中介者。这一系列文章对于中国经典和卫礼贤式中国话语在德语区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中国思想在他自身精神历程中的绵延轨迹。1945年4月7日的新苏黎世报刊载了黑塞我心爱的读物一文,近一半篇幅谈中国经典。说到孔子时,他几乎就是借这位东方圣贤明志,"譬如他偶尔说了那句颇具典型性的话: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说得如此泰然自若,如此幽默,又如此质朴,我不曾在任何!其他文学中看见过一个类似的例子。"3:265-266他自己在纳粹肆虐的年代苦守精神净土的作为完全配得上这番评价,同时也可以看出,由卫礼贤等人铸造的积极的孔子形象留给他多么深刻的印象。黑塞更把易经和圣经、道德经等量齐观,一并奉为“神圣和智慧的书籍"。他这样谈到自己读易经的体会:"当你注视其中一个组合符号,当你沉浸于坎(创造者)或是巽(柔顺者)时,那既非阅读,亦非思考,而似乎是望着流动的河水或者飘过的浮云。"口:180易经卦象作为整体宇宙的原初譬喻的特性,黑塞对此深有体会,它在十多年后形象地再现于玻璃球游戏(1943年11月在苏黎世出版)中。小说主人公的事业顶峰是一场"中国屋落成典礼",而“中国屋"无疑是对中国宇宙观及天、地、人和谐关系的模拟。玻璃球游戏正是以西方传筋口易经精神的交融来实现新的"文艺复兴”的构想。小说背景设在公元2400年左右,足够遥远,以达成和现实的批判性距离,又不是过分遥远,以至于跳出了现代人的视野,故正是一个“后现代"的历史哲学场所。作为现代教育小说,它同时也是培育新人的系统构想,确如文中约可布斯对克乃西特说的,后者所属的卡斯塔里集团是“一种特殊产品一种罕见的培育品种试验"4:155。克乃西特(KneCht)之名即德语“仆人"之意,是基督的谦卑的化身。可是主人公约瑟夫克乃西特的成长和易经密不可分,玻璃球游戏本身也包括了八卦组合,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新人文精神试验了。罗伯特法西(RobertFaeSiS)早在他1943年的评论中就注意到,东方是决定这部小说的精神空间,克乃西特更像一位东方智者:"不是一位圣者,更不是一位英雄,而更像一位智者,在个人化和再由此返回的路上句话,通向完善之路上行得最远。"5:19他不是浮土德式的追求者,毋宁说遵循着自己的天命。而胡姆(RJHumm)相信,卡斯塔里这座“龙的修院”就是中国化的人类的上层建筑5:26在西方神学和东方智慧两极之间,是智性养成的具体训练,世界知识的具体内容,即克乃西特在成为游戏大师之前所接受的一切基本课程。篇首虚拟的塞孔多斯的拉丁文格言是进入文本的密钥,这已经体现了对于奇迹和不可见世界的信任:”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4:2在这方面,中国智者早有了深刻体验,易经的基本构想就是以可见符号把握不可预知的世界事件。什么是玻璃球游戏?按小说中的说法,玻璃球游戏是"以我们全部文化的内容与价值为对象"的符号游戏,"凡是人类在其创造性时期所生产的一切知识、高贵思想与艺术作品,直至继而产生的学术研究以及它们转化成的精神财富,都是游戏的内容,玻璃球游戏者以这种汇集了一切精神价值的巨大物质作游戏,场以一个风琴手演奏管风琴,而这是一架完美到了难以想象程度的管风琴,它的键盘和踏板探索着整个精神宇宙,它的音栓之多已无法计算,从理论上来分析,这架乐器在其演奏过程中可以再现整个宇宙的精神内涵。"4:5游戏首先为元小说意义上的,即对小说结构本身的说明。游戏也是谢林先验哲学意义上对"知识之知识"、"概念的概念”的探索,玻璃球游戏的发展史即知识和理性对自身展开的全过程的持续返观。刺激玻璃球游戏诞生的直接原因是喧嚣一时的"副刊文时代"精神,即黑塞眼里肤浅而自作聪明的现代精神,1900年初仍属于其顶峰期。经历了启蒙和民族国家两个历史阶段,这个时代的人们自以为摆脱了教会和国家的权威,却并未获得真正的内在根据。玻璃球游戏则是理性高度自觉的产物,试图将漂浮在毫无精神性的虚空中的个体重新凝聚于自身。游戏由若干分散的尝试发展而来,逐渐收拢在一个以音乐和数学艺术和科学、酒神和日神精神为核心的高级的综合体内。

    注意事项

    本文(《玻璃球游戏》、《易经》和新浪漫主义理想-DasGlasperlenspiel,YiJingandNeo-Romanticism.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