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监控一例分析.docx
窈TsiIMGereralPractice1.Drcr0er200«.VollIMIlB社区卫生工作平台糖尿病血糖监控一例分析【文章编号】1007-9572 (2008) 12-2284-02孙南屏【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自我监测【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DI病例简介患者,男,60岁。1999年夏欠测空腹血糖分别为15mmolL.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l)12%,诊断为糖尿病。给予口服格列01酮.1个月后由口服药改为注射胰岛素诺和灵30R.每日早餐前注射24Ue根据病情变化自2006年底开始.早餐前注射胰岛素诺和灵30R28U.晚餐前注射6U,同时早餐时口服阿卡波糖25mg,午餐、晚餐时各服阿卡波糖50mg患者身高160cm,体质量60kg,轻体力劳动者,每日进食主食250g早餐主食50g,鸡蛋一个(弃半个蛋黄).牛奶220m1;午餐主食100g.肉类50l(X)g.蔬菜250g以上:晚餐主食100g,肉类50100g.蔬菜250g以上:晚餐后2.5h左右饮无糖酸奶220ml患者2007年共自测血糖174次(见表1测HbAli2次,第I次(2007年3月)为7.6%;第2次(2007年10月)为7.5%.患者2007年5月时为避免空腹血阔氐.曾自行减少晚餐前胰岛素2U,又因常出现晚餐后2h血糖10mmol/L,仍改为注射胰岛素6U2008年1月时嘱患者先减少晚餐前胰岛素2U,同时午、晚餐时服阿卡波糖片各增至1mg1周后监测晨空腹血糖5次,最低3.3mmol/L,最高3.9mmo1/L,平均3.5mmol/L.将晚餐前胰岛素减少至3U.增加早餐前胰岛素至29U。患者调整药物后2个月血糖检测54次,见表2.2讨论2.1 患者自我监测是反馈治疗结果.了解病情发展所必需的.是糖炭褥合治疗中重要措施之一。患者进行血糖、尿病自测,医生Ji端导患者准确记录监测结果及对监测结果有影响,甚至可能有影响的事件.并帮助患者分析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饮食、运动总量0从该患者I年血糖监测中可以发现其出现空腹血糖过低时已是低IilI糖(虽未出现明显Il琳症状),有一定危险性:午餐前及晚餐前血糖尚可。患者每日计划摄入总量尚可、但餐后血糖波动大.尤其是午餐后,多次出现餐后血糖10mmol/L.原因为会友、聚餐等有摄入热量(肉类)过量的情况.而午餐过食油腻甚至会影响到晚餐后血糖。故和患者共同分析情况后.嘱其更加认真控制每餐.尤其是午餐摄入的总热量.但食物品种可灵活替换。作者单位5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医院表II%次血糖监测情况TabIe1Thebloodgluco<>edeec<ionof174Imies颈三馨后2血糖血糖2h血糖血糖2血糖幽I三继嗷次406812202446最高值(mmoVL)11.112.213.817.614.812.713.1励S(I(mmol/L)2.13.82.64.72.94.75.8平均值(三ML)3257.3462110.636.489.437.75校平均值IinmoIL)2.757.084.987.714.488.337.05表2调整药物后2个月血糖监测情况TabIe2ThebloodglucosedetectionoftwomouthsafteradjuSImentofmedicinc空腹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睡前血糖2h血糖2h血糖2h血糖血糖检查次数(次)1716966最高值(mmolL)10.1011.6012.8013.11.30最低值(mmolL)3.604.406.306.106.40平均值(mmolL)5.266.787.528.037.31该患者一年中测血糖174次,但集中在测空腹血糖(40次)和早餐后2h血糖(68次),晚餐后2h血糖和睡前血糖监测次数相对过少,而夜间血糖则没有监测,这不利于及时发现低H喃吸血整药物L尤其该患者未及时与心共同分析血糖监测情况,低血糖时又无明显自觉症状,而对早晨低血糖失去警惕.以致长时间未宜绸整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情况。而空腹血糖过低会导致现激素分泌增加.甚至翱苏木杰现象不利于上午以至全天的血糖控制。患者2008年1月减少了晚餐前胰岛素的量.加上阿卡波糖剂量的调整等,空腹血糖得到较好控制,早餐后血糖也控制较好.从而使其全天血糖控制更理想.从而验证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要想血糖达标首先要控制彳氐血糖的原则E患者单从解决早上空腹血糖过低(包括夜间可能出现低血糖危险)出发,也可以考虑将晚餐前注射诺和灵30R6U改为诺和灵50R4U.但早晚注射两种不同规格胰岛素.患者依从性可能会差些。2.2 患者血糖监测原则上是病情控制好且血糖平稳时少测:病频动且调整药物时多测I.除此之外.最好过一段时间(如3个月)进行三餐前、后及睡前点的监测.因为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是逐年降低的,全面监测有利于掌rGm国宝科医学I, 200睢 12月第11 卷 X12BM2285继续医学教育心搏骤停系列讲座一可能导致心搏骤停的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冯庚【关键词】心情骤停:心做病【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72(2008)12-2285-021充血性心力衰竭(CHF)CH雇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FramMgham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为同年龄正常人群的9倍。心律失常是心衰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临床报道因心律失常猝死的患者占全部该病猝死者的I/2,另有报道在心衰患者发生作者单位:l(X)031北京市.北京急救中心:E-mail:fenggeng!20J心源性猝死时,98%是由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引起.只有2%的心源性猝死与心律失常无关二在心衰合并的心律失常中.室性,聿失常发生率较高.据报道.心衰患者的成对多型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为71%98%,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8%80%.其中由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者为35%(2150%6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在场曲导致的左室功能降低的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在非缺血性心脏病伴有左室功能降低患者中.这一比例稍低在MERlT-H卜试验中,NHYAIl级的患者年病死率为6%,其中60%为心源性猝死:NYHAIII级的患者年病死率增至20%,呼为心源性猝死。由此可见,心源性猝死是轻、中度心衰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重度心衰的患者心源性猝死比例相对较低.但由于这些患者总病卿增高,故心源性猝滕对数仍较高.研究显示: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握病情的演变,使药物使用更能个体化。患者对午夜监测血糖的依从性差.但如果患者空腹血糖较低(如平均值<4.5mmol/L),还是应强调其监测的必要。2.3 患者往往在感觉有不适量(超量)饮食时较为主动监测血糖.这导致监测数据中常出现超高数值,以这些数据计算平均值,往往导致该时段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为此,我们在分析数据时先计算平均值,再将超过平均值上下各3mmol/L睽据弃去,再次计算平均值。第二次计算的平均值则更符合患者的真实情况,此平均值为校正平均值以校正平均值来指导患者调整药物及进食量应更恰当.这些数值也更符合患者平时血糖情况.2.4 影响患者胰岛素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除舌动、情绪、进食情况外.也要考虑不同规格剂型的作用差异等因素.且必须个别化出”。对于2次/d注射诺和灵30R的患者来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影响白天血糖.晚餐前胰岛素剂量主要影响晚餐后、夜间及早上空腹血糖”,该患者在晚餐前注射胰岛素减至3U,为使上午胰岛素量减少不致过多,参考早餐后2h血糖情况.将早餐前注射胰岛素增加至29U.2.5 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水平多处于中低水平。除惧怕疼痛.对血糖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及经济条件等原因外.与医务人员不能及时、认真地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指导患者改善用药、饮食、运动等也有很大关系,需要医务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干预.同时分析监测值要注意到末稍血血糖值低于静脉血浆血糖值10%15%这一事实02.6 患者除监测血糖外,也可辅以自测尿糖,但要注意不同患者肾糖阀可能不同,且尿糖反映的是产生该时段尿时血糖的平均值HbL可以反映3个月血穗控制情况均值,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一年应测一次。尿微量清蛋白及目艮底每年也应检有一次,这些对糖尿病患者平稳控制病情也是有利的。参考文献1马学毅.糖尿病病情监测IM"马学毅.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9-128.2马学毅.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IM1,马学毅.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58-301.3李素玮.李玲.胰岛B细胞与胰岛素分泌研究进展A马学毅.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22.4朱禧星.糖尿病IMJ八陈漱珠.实用内科学.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44-976.5胡仁明.胰岛素治疗阳门陈濒珠.实用内科学.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47-1051.6鞠昌萍.孙子林金晖等.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的构建及初期运用效果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0):613-614.(收稿日期$,3)(本文编辑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