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端午节的教学方案(16篇).docx

    • 资源ID:962432       资源大小:42.6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端午节的教学方案(16篇).docx

    端午节的教学方案(精选1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教学方案(精选16篇),欢迎大家分享。端午节的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重难点: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一)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二、基本部分(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幼儿:五月初五。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幼儿:不知道。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4、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一)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1、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1、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三、结束部分1、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活动延伸:1、艺术领域:画龙舟。2、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3、手工活动:做五彩绳。端午节的教学方案2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4、参与节日游戏。活动准备: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教师小结: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3、你知道江西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的龙舟。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小结: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税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精神。1、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为大家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老师小结:在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一定要听同一个鼓声,从一个方向开始划桨,大家的速度、动作都要一致,这样才能合作完成划龙舟。所以你们看到的划龙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齐心的,才这么出色。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龙舟的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划龙舟游戏端午节的教学方案3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活动准备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到爷爷奶奶家过节。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2)、做龙舟、划龙舟。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3)、做香囊活动。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5)和爷爷奶奶再见。教学反思1、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的传说及相关习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孩子兴趣浓,热情高涨。2、这节课通过三个小活动,让幼儿与爷爷奶奶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孩子亲自参与了活动。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增进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3、从这次活动整个开展情况来看,我觉得孩子们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同时也得到爷爷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觉得爷爷奶奶及孩子他们知道的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4、此次活动,自我觉得参与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还需要我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对孩子的服务质量。5、从这节课中,我也有所思,如果让我在开展同样的活动,我会采取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参与,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小百科,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的教学方案4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传说和习俗;2、了解粽子的外形特征,知道粽子有不同风味;3、愿意动手尝试,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粽子难道:让幼儿尝试自己包粽子活动准备糯米、粽叶、粽子绳、配料、豆沙、大枣、咸肉、果脯、五彩线等活动过程1、老师讲端午节的传说,然后给小朋友带上五彩线;2、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厨房,认识包粽子的各种材料;3、请炊事员为幼儿做示范怎样包粽子,用粽绳扎好,重点示范卷粽叶和取、包、捆、扎的方法;4、幼儿亲自动手尝试着包粽子,教师及厨房工作人员协助幼儿卷叶、捆扎,也可以让幼儿两人一组共同包成,在幼儿需要时,教师或炊事员可手把手的教幼儿包粽子;结束:粽子煮好后让幼儿把自己包的粽子,解开系粽子的绳子,打开粽叶,观察粽子里面有什么颜色的。延伸:老师让幼儿吃粽子,说一说自己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端午节的教学方案5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2 .指导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3 .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4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5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准备1 .活动前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2 .赛龙舟的录像;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一个大粽子,幼儿每人一个小粽子。3 .教学挂图屈原的故事;教学音带屈原的故事。活动过程1 .出示粽子导入活动。一教师出示大粽子,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是什么味道?过什么节日要吃粽子?一介绍节日名称的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就要过端午节。一提示语: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表示什么意思?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2 .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一出示挂图,播放录音屈原的故事。一提问并小结:现在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划船是为了寻找投江的屈原爷爷,粽子是扔进江里喂鱼的,是为了鱼儿不伤害屈原爷爷)3 .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是紧张、欢快的气氛。一提问:他们在干什么?看赛龙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4 .了解相关风俗活动5 .品尝粽子,体验快乐。一请幼儿自己动手剥粽子,吃粽子。一请幼儿交流粽子的味道。活动建议与提示:1 .此活动安排在端午节的前一周在开展。2 .组织幼儿自由阅读相关才来哦,了解粽子的来历、端午节里的民间风俗。请幼儿用橡皮泥报纸、绳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个粽子展示会。3 .如果条件许可,活动前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的端午节的活动录像,如赛龙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端午节里的民间庆祝活动。4.请家长与孩子进行娱乐游戏划龙船,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教学反思:通过“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端午节的教学方案6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

    注意事项

    本文(端午节的教学方案(16篇).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