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黄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x
某村黄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规划设计报告申报单位:*公司编制单位:*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三年五月县财政资金投资贵定县*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公司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公司负责人:复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二。一三年五月第一章综合说明111项目可行性研究情况11.2项目综合说明1121项目建设规模11.2.2 项目类型I1.2.3 项目性质11.2.4 项目区位置与范围11.2.5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11.2.6 项目新增耕地面积与新增耕地面积比例21.2.7 项目建设工期21.2.8 项目投资预算21.2.9 公众参与情况2第二章项目概况32.1 贵定县简况32.1.1 1.1贵定县地理位置32.1.2 贵定县自然条件32.1.3 贵定县的社会经济情况32.2项目区基本状况32. 2.1自然条件33. 2.2社会经济状况54. 2.3土地利用现状5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63.1基础设施条件63.1.1 交通条件63.1.2 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73.1.3 田间灌排工程设施现状73. 1.4电力设施73. 2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73. 3水土资源分析73.1.1 需水量预测73. 3.2供水量分析93. 3.3水资源平衡分析113. 3.4节水措施115. 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113.5公众参与11第四章工程规划124.1工程规划目标126. 2工程规划标准13421土地平整建设标准134.2.2 农田水利建设标准134.2.3 道路工程建设标准134.3工程规划设计根据134.3.1 工程规划设计根据的法律法规134.3.2 工程规划设计根据的有关政策134.3.3 工程规划设计根据的有关规划144.3.4 工程规划设计根据的技术标准144.3.5 工程规划设计根据的有关基础资料154. 4工程规划154.1.1 土地利用布局154.1.2 开发后土地利用结构154.1.3 工程布局164. 5规划方案比选说明18第五章工程设计184.1 土地平整工程184.1.1 地块布置184.1.2 土地平整分区195. 2灌溉排水工程195.1.1 水利工程195.1.2 渠道工程设计195. 3道路工程215. 4工程量分类汇总21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245.1 施工条件246. 2施工总布置与要紧工程施工方法256.1.1 施工总布置256.1.2 要紧工程施工256. 3质量管理286.1.1 技术供应286.1.2 施工质量管理286.4施工总进度29第七章土地权属调整30第八章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318.1 实施措施318.1.1 组织机构318.1.2 管理制度318.1.3 实施操纵措施328. 2工程管理348.1.1 管理机构348.1.2 管理措施358.1.3 经费筹措35第九章投资预算359.1 编制说明359.1.1 投资预算根据359.1.2 人工单价预算根据359.1.3 要紧材料预算根据359.1.4 定额、费用计算标准359. 2费用构成369.2.1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369.2.2投资预算表3793资金筹措39第十章效益分析与耕地质评价4010. 1社会效益分析4010.1.1 建设期的社会影响4010.1.2 维持社会稳固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4010.1.3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010.1.4 定量分析4010. 2生态效益与环境影响分析4110.1.1 生态效益4110.1.2 环境影响分析41103经济效益分析4110. 3.1费用计算4110. 3.2收益计算4110. 3.3单位工程投资分析4210. 3.4静态评价指标42104耕地质量评价42项目特性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值及内容备注一、项目概况1建设规模,-田324.652总投资万元150.753新增耕地亩316.024新增耕地率%97.34%5项目类型-土地开发6财政资金-县级财政资金7地貌类型一山地8建设期月3二、建设内容1、土地平整工程1土地平整亩316.022机械挖运土M3186403残树根清除棵54684人工修筑土填M310382、农田水利工程1排水沟30*30m22732蓄水池座16按L5立方米/亩布设3沉砂池座164过生产道板涵个163、田间道路工程1机耕道m7032会车道个12生产便道m4812踏步m1089三、投资效益1A规模投资元/亩4643.46B新增耕地投资元/亩4770.272年纯收益万元14.5353静态回收期年8第一章综合说明1.1 项目可行性研究情况为了积极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与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当前国家土地开发政策、贵定县铁厂乡人民政府申报了贵定县铁厂乡摆城村黄桑土地开发项目,同时编制了贵定县铁厂乡摆城村黄桑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认为该项目实施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项目立项条件较好,对关注“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定的示范与带动作用。项目估计投资150.75万元,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1.2 项目综合说明121项目建设规模贵定县铁厂乡摆城村黄桑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为324.65亩,建设规模(动工面积)为316.02亩。1.2.2 项目类型土地开发项目。1.2.3 项目性质县级财政资金土地开发项目。1.2.4 项目区位置与范围该项目位于贵定县铁厂乡摆城村境内,项目区东接苗寨田,西邻高坡,北靠年井关,南邻草坝,其范围为东经107°03z45107°04'20",北纬26°08,3026°09,05"。1.2.5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仅涉及贵定县铁厂乡摆城村行政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其权属界线清晰,四至明确、无争议。126项目新增耕地面积与新增耕地面积比例该项目区通过土地开发工程的实施可新增316.02亩耕地,其新增耕地比例为97.34%O1.2.7 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3个月。1.2.8 项目投资预算项目预算投资150.75万元。1.2.9 公众参与情况关于贵定县铁厂乡摆城村黄桑土地开发项目,县、乡、村各级部门与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在通过多次研究分析,与国土、农业、水利等专业人员反复考察论证,并对项目区群众进行了各类形式的调查,项目区所在地干部群众对进行该项目的实施的热情很高,同时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第二章项目概况2.1 贵定县简况2.1.1 贵定县地理位置2.1.2 贵定县自然条件贵定县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分水岭北侧,苗岭山脉中段。东部、西部较高,中部较低,除河谷深切为中山峡谷地貌外,大部分地区为河谷盆地与丘陵地貌。境内最高点在东部与都匀市交界处的斗蓬山,海拔高程1961米,最低点在北部新铺乡独木河出县境处,海拔高程785米,平均海拔1191米。山地区面积70.8%,丘陵区面积占22.9%,山间贵定区面积占6.3%。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1143毫米,年日照时数1028小时,年无霜期287天。要紧灾害性天气是倒春寒,秋风,伏旱等。全县以地带性土壤黄壤为主,另有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等。全县土壤侵蚀面积占43.03乐喀斯特面积占88.7%,石漠化面积占27.29%。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中等。2.1.3 贵定县的社会经济情况根据贵定县2012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现辖12个乡,8个镇,18个居民委员会,95个村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住城关镇。2008年全县总人口29.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4.92万人。有汉、布依、苗、壮、回、彝、水、侗等民族。全县耕地面积32219.17公顷,水利有效灌溉面积33.83万亩,森林覆盖率42.93%o三次产业的构成分别为14.54:56.09:29.37,保持“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相对薄弱。2.1.4 2项目区基本状况2.2.1自然条件a)地形地貌项目区地貌类型属浅切割低山丘陵区,兼有部分沙谷冲纵横谷区,地面坡度平缓为17度左右。b)气象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多阴雨而少日照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点,年平均降雨量为1143mm,要紧集中在58月。年平均气温15C,无霜期287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235小时,日照率为28%。具体数据见下表:表2.2.1铁厂乡自然气候数据统计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降雨量39.6645.2348.6747.96153.11184.48比例%3.473.964.264.213.416.14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降雨量156.75140.96149.4674.2760.7141.79比例外13.7112.3313.086.55.313.66铁厂乡气候适宜,资源较丰富,但自然灾害是影响经济进展的一大要素,如干旱(春、夏),春季低温、冻害、秋季绵雨等。全乡旱象多发生在34月与78月,每两年有一次重旱,每io年有一次大旱,时有特大暴雨灾害及低温冰冻灾害,在秋季常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大多出现在10、11月份。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据气象局多年观测,区内年平均气温15,年无霜期287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235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1143mm。由以上数据反映可见该项目区具有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适宜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与经济作物进展。c)土壤项目区土壤要紧为水稻土,经现场踏勘,现场取土,土体厚度大于60Cnb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要紧为荒草地,项目区作为耕地开垦,符合耕地开垦的土壤条件与生态环境保护条件。d)水文与水文地质项目区要紧灌溉水源为降雨,降水量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贵定县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分水岭北侧,苗岭山脉中段。地貌东部,西部较高,中部较低。总的降水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区内地下水较深,无地表径流。e)工程地质项目区岩层稳固,地质构造上为近南北向宽缓褶皱。项目区地形为缓坡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