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docx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对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姓名:王克华学校:平顶山电大宝丰分校学号:1241001200665指导教师:孙秋荣定稿日期:2014.3.2内容摘要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地方各级党委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已成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列举出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展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农村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目录内容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3二、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3(一)法治淡薄,违法施政4(二)处事不公,作风不正4(三)无组织观念,纪律散漫4(四)责任感不强,素质偏低4三、目前基层干部队伍存在作风问题的主要原因4(一)监督制约不力,体制机制不畅4(一)受社会思潮影响,思想认识有偏差4(三)整体素质不够高,自身作风建设不够4(四)上级和下级缺乏沟通,领导示范不够5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5(一)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教育5(二)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5(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6(四)注重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7(五)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基层干部勤政廉政的新形象7参考文献7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探讨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村居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作风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级党委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口益深化,农村工作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一、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基层干部作风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历史实践证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同时,也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群众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党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党的根基是人民、血脉是人民、力量是人民。党的先进性正是在依靠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中获得了生机和活力。作为基层干部更应该体会到党群关系的重要性,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工作开展不了,党的各项政策落实不下去,甚至举步艰难;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工作开展起来顺风顺水,事半功倍。实践证明,哪里的党群关系好了,哪里的社会和经济建设也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群众越来越拥护党和政府,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活最密切、最贴近、最深情,人民群众对基层干部的感受、理解、尊重大都从自己身边的党员干部为主要信息。可见,农村党员干部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精神必需加强和发扬,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急需发挥。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骨干,是推进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一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也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总要求、总目标,必将激励和警示各级干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各级党委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二、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通过狠抓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干部作风得到了一定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和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目前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加以认真思考,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法治淡薄,违法施政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巾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各种利益关系也在进行调整,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权力滥用,私批滥放宅基地,变卖耕地,以及集体承包项目不经民主议事程序,不公开招标,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二)处事不公,作风不正在处理村务工作中公仆意识差,利己思想严重,凭借手中权力形成一种家庭势力,办事不按政策,不讲原则,不依法依纪依制度办事,随意承诺,为所欲为。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有些干部重承诺、轻兑现,作风漂浮、被动应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脱离实际,盲目决策。个别乡村干部在工作中讲起话来语气粗暴,脏话连篇,群众难以接受;有的不注意干部形象,公开参与群众赌博;有的吃喝嫖赌样样在行。(三)无组织观念,纪律散漫首先是干部上班迟到、早退现象,上班时间上网、串门聊天的事常有。其次是个别同志好人主义严重,不说真话,不讲党性,对待错误观点不敢驳斥,对待错误行为不敢批评,对待腐败现象不敢斗争。第三是一些干部抱着“工作求稳、关系求活”的心态,对待工作谨小慎微,满足于不出乱子,把“进步”的重点放在了处理关系上,讲求左右逢源,上下沟通,成天忙碌于事务性工作,斡旋于领导、同事之间。(四)责任感不强,素质偏低一些干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信心,工作方式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工作目标定格在“守摊儿”上,群众有事找到头上不是一推了之就是应付交差,对群众不负责任。在开展工作方面不够大胆,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强调个人利益多,维护集体利益少,对身边发生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不能大胆批评、不制止,怕得罪人,担心影响同志关系。有的干部对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发生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时,不认真做群众思想工作,不疏导群众情绪,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目前基层干部队伍存在作风问题的主要原因上述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思想观念、自身素质等主观原因,又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原因,总体看来,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监督制约不力,体制机制不畅近些年来,虽然约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制度规定不少,但在实施过程中,对农村干部的检杳、监督不及时、不严格,使制度、规定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致使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气氛不浓,村干部“封建家长制”作风严重。乡村干部的选拔、激励机制不健全。选任机制不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政策的系统性、配套性和规范性还不强。对乡村干部的推荐、考察和选拔等环节还不规范,而且选人渠道较窄,“进”、“出”口不畅,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干部深感前途渺茫,升迁无望,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虽然基本能完成本职工作,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创造性不够、热情不高,工作质量不高。(二)受社会思潮影响,思想认识有偏差主要是由于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部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在某些干部头脑中已成为一种定式,思想倾向的偏移,理想信念的动摇,逐渐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三)整体素质不够高,自身作风建设不够受农村传统、地域环境影响,相应地小农意识较浓,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一些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相对滞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还停留在看摊守业、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很难带领广大群众进行新农村建设。少数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够深,执行不够严,在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面前既看不清、又想不透,思想观念模糊,从而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党性要求,认为权力是自己干出来的,应有所回报,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看作自己谋求利益的资本,干工作、办事情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奉献讲报酬。(四)上级和下级缺乏沟通,领导示范不够一些群众反映部门、单位领导自身没有做好榜样,不能真正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事效率低,决策能力差,对一些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久拖不决;有的干部喜欢搞迎来送往,吃吃喝喝;有的领导搞欺上满下、捞取政绩。对存有上述行为的领导干部,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和惩处。由此上行下效,难以使机关干部有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实践证明,搞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强教育管理入手,强化约束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多项措施真正把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教育党员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靠长期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养成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不高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说,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素质,是搞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把握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础,解决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风建设问题。当前,我市农村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农村基层干部不了解、不认识的领域和知之不深、知之不多的事物还很多,因此,农村工作只能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党在农村基本政策规定的原则和指明的方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作风教育要注重成效,要开展触及思想心灵的教育,使教育入脑入心,使基层党员干部铭记“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要充分运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提高教育效果。要利用查看学习笔记和进行基层党员干部理论考试等考核手段,检验学习效果。要进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基层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了解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制定切合实际、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和建立思想教育评估机制,保证教育效果。要适时在党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