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房屋建筑单位工程施工组织.docx

    • 资源ID:932262       资源大小:407.40K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房屋建筑单位工程施工组织.docx

    第1章现场平面布置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工程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补充说明、评标办法、招标答疑纪要等文件。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施工场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XX省建设厅印发的XX省省级文明工地检查验收评分办法。我公司的企业标准及颁发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现场和周边的实际勘查情况。国家的法律、法规。1.1.2编制范围本标书招标文件中所规定的工程内容。1.1.3编制原则根据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纸、文件资料要求,以及此工程中的工序技术特点和有关的工程量。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手段,工程质量确保优良,争创“XX杯”,实现安全施工,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充分准备,合理安排,理顺进度与质量、进度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协调统一,在保证质量、安全目标的前提下,确保项目总目标的实现。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施工规范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工,保证工程质量,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满足该项目创优规划的实现。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现代化科技为手段,合理组织,抓住施工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提前竣工并交付使用。1.2 工程简介工程,位于XX市城东长乐路以南200m,西侧紧靠*路,总建筑面积3879ImnI2,地下一层,地上十九层,由XX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是一座现代化的商住大楼,由XXX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1.2.1 建筑概况表1.2.3 安装工程概况:此工程安装部分包括:室内给排水、电力照明、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给水系统分区供水,竖向分为两个区,地下26层为低区,721层为高区。低区生活给水采用直接供水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供给,高区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712层供水由设在十三层的比例式减压阀减压后供给。给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排水采用生活废水与粪便污水合流,一、二层单独排出,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地下排水排至地下二层集水坑由污水泵排出。压力排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丝扣及法兰连接,非压力排水管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法兰连接。地下一层、二层设机械通风、排烟系统,通风工程送回风管采用不燃玻璃钢风管,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电气系统由动力、照明和防雷接地系统组成,动力干线配线采用电缆,照明采用阻燃型铜芯塑料线穿钢管敷设。采用TN-S系统,接地电阻Wlo弱电和消防只进行预埋工作。1.3 施工总平面布置1.4 .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总计划的实施及安全文明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将按以下原则进行平面布置:(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临建设施的数量。(2)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堆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二次倒运。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其他生产生活人员的干扰。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现场卫生、环保及安全技术要求,并满足消防要求。1.4.2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布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四层以下构造施工平面布置,现场主要设办公室、库房、门卫、配电室、淋浴间、厕所,宿舍、食堂、钢筋加工场地在左近暂时租用。第二阶段为四层以上施工平面布置,现场主要设办公、会议室、宿舍(公开室设置)、食堂、淋浴间、厕所、库房、门卫室等,并布置钢筋棚、木工棚(三层顶面设置)及混凝土搅拌区、砂浆拌合区(一层楼内设置)。施工平面布置的总体请求:进场后立刻展开暂时设备的搭设、暂时用水、电、电话架设,现场照明布置,设置场区标志、标牌,依据不同阶段的平面布置有方案、有布置地组织施行。施工现场及道路停止硬化处置,并停止排水设备的布置。基坑周围修建暂时排水沟,避免地表水排入基坑。1.4.4 临时用电设计1.3. 4.1用电说明:施工现场用电将从现场东北角引至工地配电室,容量为315kVAo施工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重复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保护零线(PE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铺设不能混用,PE线必须采用黄绿双色线。电缆铺设采用架空设置。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原则。开关箱,距离机具不超过3m,箱内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楼梯间照明不大于36V,潮湿及易触及带电场所照明电压不大于24VO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管道、围栏、门等均应保护接零。配电箱均采用铁制配电箱、薄钢板厚度1.5mm,露天配电箱应有防雨淋罩,每个配电箱必须有专用的零线、PE线端子,在箱门上注明其编号、名称,所有箱门均应配锁。动力和照明分开计量。1.4. 4.2用电计算施工用电机械、机具详见后边施工机械、机具计划。按施工用电高峰期计算。电动机额定功率:pl=288kW电焊机额定容量:p2=127.5kVA照明用电量:照明用电按施工机械、机具的10%考虑。p3=(kl×plcos+k2×p2)×10%=26.7kW此工程总用电量:p=L05X(kl×pl/cosa+k2×p2+p3)=1.05×(0.5×2880.75+0.6×127.5+26.7)=309.96kVA根据以上计算,建设单位供电容量为315kVA,完全满足施工要求。1.3.5临时用水设计1.3.5.1用水说明施工现场用水将从现场北大门处接入,该供水管径为DNlO0,现场布设的主管管径采用DN75,支管采用DN50。1.3.5.2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量ql(Ls),以用水量最大的混凝土浇灌用水量计算。EQjN6AJ8x3600式中Kl=Ll5M=250LM3Q=100M3/台班K2=1.5则ql=l.497L/S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M&疗×8×3600式中Pl=620人N3=25L人日K4-l.3t=1.5o则q3=0.467L/S消防用水量q4:因施工现场在25h以内,所以选q4=10LS。总用水量Q因ql+q3<q4所以Q=10LS管径D的计算得:D=O.089(m)因此,选择100的钢管作为施工供水的主管,可以满足需要。1.3.6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1.3.6.1总平面管理原则根据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施工为重点,保证进场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标,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对施工平面实行科学、文明管理。1.3.6.2平面管理体系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总平面的运用管理,并派专人对现场平面停止分区管理。现场施行总平面运用调度制度,依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求对总平面的运用停止谐和与调整。1.3.6.3平面管理方案的制定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缜密细致的详细方案。在施工进度网络方案的根底上构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布设网络方案,以确保工程进度,充沛平衡应用平面为目的,制定出契合实践状况的平面管理施行方案,同时将该方案输入电脑,停止动态调控管理。1.3.6.4平面管理方案的施行依据工程方案的施行调整状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施行方案,包含采用周期方案表、义务人、执行规范、奖罚措施等。在执行中,依据各分项工程作业方案,应用工地例会和工程调度会,充沛谐和、协商,及时发布方案调整书,并定期停止检查监视,确保平面管理方案的施行。第2章施工计划此工程质量目的为“确保优秀,争创长安杯”。混凝土外表平整润滑,色泽平均,施工缝的设置划一美观,不允许呈现普通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蜂窝、麻面等),为到达上述质量请求,施工过程中必需在丈量放线、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等细部做法上锦上添花。2.1施工测量放线2.1.1测量仪器该工程计划配备电子全站仪1台,激光铅直仪1台,经纬仪2台,自动精平32倍水准仪1台,精密水准仪1台,50m钢卷尺四把等。2.1.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2.1.2.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中建设单位提供的定位距离及现场实际情况,用极坐标法根据所计算的方位角,用电子全站仪将KI、K2、K3、K4点分别投射到基坑底,这些控制点距离。2轴、031轴、OB轴、OW轴均为3m,经复核无误后,作为基础部分施工的重要控制依据,其余轴线用50m钢卷尺按照其与轴线的关系逐一定出,并定好其延长线的护桩(见图困2.1“基坑轴线控制示意图2.1.2.2此工程的竖向测量采用内控法,仪器采用激光铅直仪,用来做各层轴线控制的测量传递。为能满足施工和控制质量的要求,将K1K4控制点精确测试到±0.000平面板预埋的钢板上,钢板采用15OnmIXI50mm大小,用钢针刻出(+)字线作为室内控制网基准点,作为竖向引测的依据,首层以上三层以下(含三层)在基准点正上方相应位置设计预留洞200三><200mm(激光束及垂球的通孔),每次投点时将激光铅直仪分别置于4个点上,严格对中调平,为了消降仪器带来的系统误差,每一个基准点投点时向上投四个点,亦即仪器分别转0°,90°,180°,270°投点,取1和3,2和4相交点0,即为所要投测的铅直点,该投点法完成后,用铅直仪校正铅直点的精度,校正后使用该点,每层点校到施工层后用仪器、钢尺进行检验,闭合后方可放线。图2.1-2基准点垂直投测示意图三层以上部分以KI、K2、K3、K4投测点为基准,在三层顶平面重新引测K5、K6K16(见图2.1-3),具体同±0.000平面板引测基准点的方法。<2.-©TifiSftf图2.13三层以上轴线控制示意图2.1.2.3为了保证控制线竖向投测的精度,请求做到层间竖向丈量不得超越土3mm,建筑全高竖向丈量偏向不得超越3H/10000,且不应超越±30mm°为了保证精度,要做到每投两层用仪器对各轴关系停止校验,丈量时要精细整平程度度盘水准度,以减少系统误差。2.1.3标高的控制2.1.3.1中标后进场前,要与建立单位联络提供水准基点并加以维护,根底垫层施工前,要将标高精度引测至基坑底,以控制公开室构造设计高度。2.1.3.2施工至±0.00时应在OB、02、031、C)W轴方向四端以及电梯井内首层室内外墙上,测出+50Omnl线做为构造模板的控制和向上传送的根据,以后每层用钢尺从基准点通光孔向上传送,并距离四层加设标高基准点,以此向上传送。2.1.3.3标高基准点的测试必需正确,同一层不少于3点,以便相互校核,其3点误差不得超越±3mn取其均匀值作为平面施工标高基准点。2.1.4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是确保构造平安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工程观测点共6个,设置位置同设计文件,其结构做法如图2.1-4,观测点在操作时应留意以下几点。2.1.4.1水准点不少于3个,同标高基准点,应设在能相互通视、振动少、平安稳定的中央,使其构成水准闭合网。2.1.4.2为了满足沉降观测的精度请求,采用一台蔡司004精细水准仪来停止观测,以满足设计请求。2.1.4.3为了保证观测精度的正确性,应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材料,固定丈量仪器,固定基准点,固定测法和道路。2.1.4.4沉降观测结果要闭合,误差不得超越请求。观测时间:在两层施工完成后停止第一次观测,以后每施工完一层停止一次观测,主体封顶后,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交工时,应将观测材料及观测点观测办法一并交于建立单位继续观测。丽前国帽-O300uVG2。铜IB/IJLsOJ图2.1-4沉降观测点构造图2.2地下室防水工程此工程设计地下防水主要采用S8钢筋混凝土自防水、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外防水。

    注意事项

    本文(房屋建筑单位工程施工组织.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