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docx

    • 资源ID:909437       资源大小:129.95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docx

    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2022年6月一、工作目标与任务1(一)工作目标1(二)工作任务1二、工作依据2(一)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2(二)技术依据3三、技术原则4(一)综合分析原则4(二)主导因素原则4(三)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4(四)可行性原则4(五)统筹协调原则4四、技术路线与方法4(一)时点4(二)工作底图5(三)技术路线5(四)技术方法7五、技术过程与内容7(一)资料收集与整理7(二)分等指标体系构建9(三)指标等级划分标准10(四)指标权重确定11(五)基础数据处理12(六)等别初步划分16(七)分等结果校验17(八)分等成果编制18(九)市级汇总平衡18(十)省级汇总核查18(十一)省级汇总平衡19(十二)协助国家级林地等别划分19六、分等成果内容和要求20(一)成果编绘内容20(二)成果编绘要求21七、附件27附件128附件230附件333附件435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自然资源评价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213号)要求,根据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TD/T1060-2021).林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T/CREVA3101-2021)等技术规程和标准,结合我省林地资源数量、分布、质量等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与任务(一)工作目标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底图,辅以森林调查监测数据,以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TD/T1060-2021)及有关技术规程和标准为依据,按照“统一部署、省级指导、市级审核汇总、县级实施”的工作模式,开展山东省林地分等工作,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二)工作任务本次林地分等范围为山东省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范围内的现状林地图斑,主要包括以下任务:1 .以林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为依据,确定林地分等分区,以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的林地现状图斑作为分等单元,形成林地分等工作底图。2 .省级部署指导,市级汇总、县级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和外业补充调查工作,以分等单元为基础,建立县级林地因素指标基础数据库。3 .根据调查资料,结合专家论证,省级建立林地分等因素指标体系,确定各因素指标权重和分等指标等级划分分值标准。4 .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开展分等评价,评定林地分等等别,建立林地分等数据库,编制林地分等报告成果。5 .在县级林地分等成果市级审核、省级校核平衡的基础上,按照自然资源部汇总要求和省级汇总思路,开展林地分等成果省级汇总,完成省级汇总成果的编制及成果数据库建设。二、工作依据(一)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5 .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6 .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7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自然资源评价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213号);8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51号);9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自然资源评价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2275号)。(二)技术依据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1055-2019);10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D/T1060-2021);11 林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T/CREVA3101-2021);12 全国林地分等定级技术方案(指引)。13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GB/T26424-2010);14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15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LYzT2407-2015);三、技术原则(一)综合分析原则林地等别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建立指标体系和选取因子时应充分反应林地的自然属性。(二)主导因素原则林地分等重点分析对林地自然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三)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林地分等以定量评价为主,对现阶段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定性分析,将定性分析的结果进行量化,提高工作精度。(四)可行性原则林地分等应考虑指标获取的可行性,优先利用已有的调查成果和监测数据,采用现有成果中的指标或经过简单处理可获取的指标构建林地质量评价体系。(五)统筹协调原则按照“统一部署、省级指导、市级审核汇总、县级实施”的工作模式,在省自然资源厅的统筹协调下,各县市有序完成林地分等工作。四、技术路线与方法(一)时点本次林地分等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二)工作底图本次林地分等评价底图采用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三)技术路线1 ,确定自然资源分区2 .分等指标体系建立3 .分等单元划分4 .指标权重的确定5 .资料收集与外业补充调查6 .资料整理与指标量化7 .省级初步等别划分8 .等别验证、调整与确定9 .确定国家级林地分等成果(标准化处理)国土朝 薇资科±利用 变更侬 数据区础窗4»理与分析工作准备森林资 源一类 顺成 果资料菽林资料 二妁哨 成果资料生合评图1林地分等技术路线图(四)技术方法采用因素法进行林地分等。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采用省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开展分等评价。五、技术过程与内容(一)资料收集与整理1 .资料收集(1)基本资料:包括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工作成果资料、全国土壤普查成果资料等;(2)图件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林地专项规划图及其他相关图件;(3)要素资料:主要包括气候资料(近30年的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等的平均值);地形地貌资料(海拔、坡度、坡位、地貌类型等);土壤资料(±层厚度等级、腐殖质厚度、土壤质地等);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等)。详见附件L2 .资料整理收集最新的成果资料并整理,收集时限原则上为3年,最多不超过5年。工作资料的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有资料数据,根据自然资源分等定级分区,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一编码和分类;(2)对不能满足分等工作要求的资料,做好记录,以便进行外业调查;(3)现有资料数据要妥善保管,在分等工作结束后汇编成册,存入档案;(4)对分等数据进行整理,按照分等的工作需要,逐项分析分等单元的各项指标及分等指数;(5)资料数据有多个来源的,经实地验证后,选择精确度相对较高的。3 .建立基础数据库将收集的数据资料、矢量图层以及各县(市区)上报的调查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后,按照各指标因子录入数据库,建立林地分等资料基础数据库。4 .外业补充调查(1)调查范围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林地图斑。(2)调查内容调查现状林地基本情况。收集不能从数据库中直接获取的分等指标,或不能满足林地分等需求的指标。调查的评价成果作为分等结果的检验依据。(3)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内容包括经费预算、组织和人员安排、调查时间和路线设计、调查内容、外业调查表设计、样地(样方)设置、外业调查标准、保障措施等。(4)外业调查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样点号、样方类别、样方地点、经度、纬度、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生物多样性等,外业调查表格见附件2。布设样点可选择新设样点或选择林草综合监测固定样点。选择林草综合监测固定样点按照评分标准,可直接进行分值判断。新布设样点样地调查方式参考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各指标分值判断标准与调查方式详见全国林地分等定级技术指引附录3。(5)调查报告编写调查报告涉及调查背景、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区域、调查路线设计与选择、调查方法和方式的选择、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整理、编码、数据分析与录入等)、样地(样方)数量、样地(样方)基本情况描述、样地分析、归纳总结、建议等内容。(二)分等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全国林地分等定级分区结合山东省分区的特点,结合基础资料可获取程度,林地分等指标体系主要考虑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因子(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和土壤质地)、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地貌类型)和生物多样性因子,确定分等指标体系。详见表Io表1山东省林地分等指标体系表因素因子分等指标选择要求自然因素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因子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土壤质地I形貌地地海拔2坡度坡位3地貌类型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注1:山东土地广袤,土壤大体可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六大类型。因此将土壤质地纳入分等指标体系。注2:山东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全省最高点为泰山主峰海拔1532.7米,最低点为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海拔落差较大,因此将海拔纳入分等指标体系。注3:山东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基本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台地面积占全省面枳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西南局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因此将坡位、地貌类型纳入分等指标体系。(三)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山东省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指标分值量化标准参考技术规范表C.4(见表2)。表2山东省林地分等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分值表指标等级值100分8份60分40分20分年均气温(C)>14.012.0-14.010.0-12.08.0-10.0<8.0年均降水量(mm)1200IOoO1200800-1000600-800<600土层厚度等级厚土层-中土层-薄土层腐殖质厚度>5.0-2.05.0-<2.0土壤质地壤土砂壤土、黏壤土砂质土黏质土砾质土海拔(m)1200-2900100-1200,290080-1004080<40坡度(°)<55-1515-252535>35地貌类型平原丘陵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坡位平地谷下中上、脊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完整结构-较完整结构-简单结构注1:表中的表示该分值下的某项指标不参与打分;如)上不含。下同。注2:表中指标等级划分标准为一般规律,特殊情况造成5的,可在初步分等后依实际情况对分等结果再做调整。下同。匕明确规定,则中等结果与实际分级界限下含情况相差较大(四)指标权重确定采用特尔斐法对各因素进行多轮次的专家打分,并按公示计算权重值:Wi=Ei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