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QX_T681-2023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等级.docx

    • 资源ID:895447       资源大小:36.8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QX_T681-2023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等级.docx

    ICS 07. 060CCS B 18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6812023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等级Gradeofdroughtmonitoringandevaluatingfornaturalvegetation2024-02-01实施2023-10-18发布中国气象局发布目次前言m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资料选取25指数计算26等级划分37等级判定4参考文献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蕾、钱拴、吴门新、曹云、赵晓凤。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等级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的资料选取、指数计算、等级划分和等级判定的规则。本文件适用于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业务服务与科研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自然植被干旱droughtfornaturalvegetation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发育、未受到人为影响或者受到轻度影响而未扰乱其基本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群落,因水分供应水平低于常年平均状况而不能满足植被正常生长需要的现象。注:自然植被包括草原、林地等非灌溉生态系统的植被。3.2潜在蒸散量potentialevapotranspiration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散量.注:单位为亳米(mm).来源:GB/T204812017,3.5,有修改3.3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naturalvegetationwaterdeficitindexanomalypercentage某时段的自然植被水分亏缺指数与常年同期均值之差占常年同期均值的百分率。注:自然植被水分亏缺指数为自然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3.2)的差值.3.4土壤相对湿度relativesoilmoisture土壤实际含水量占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比值。注:用百分率表示(%).来源:QX/T812007,2.7,有修改3.5土壤缺摘日数百分率soilmoisturedeficitdayspercentage某时段内土壤相对湿度(3.4)小于或等于60%的日数占时段总日数的百分率。3.6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vegetationdrynessindex结合地表温度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表征自然植被干旱程度的遥感量值。4资料选取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以下简称"评价")资料应选取:a)年限不少于30a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和水气压;b)Ocm-1OoCm分层的土壤相对湿度;c)地表温度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5指数计算5. 1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以日为评价单元,以月为最小评价时段,取对应的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为评价指数,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按公式(1)计算:ViT“'!r;':匚LX100%(1)式中:吃,J第/年第/时段的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用百分率表示();0.,一第/年/时段的自然降水量(取第/时段内的逐日累积值),单位为毫米(mm);Er-第/年/时段的潜在蒸散量(取第/时段内的逐日累积值),单位为毫米(mm),计算方法见QX/T812007附录A;pi一第/时段30a平均的自然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Ei一第/时段30a平均的潜在蒸散量,单位为毫米(mm)。5.2 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以日为评价单元,取对应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为评价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按公式(2)计算:Ri.aXVmt,k.(2)”八T式中:R,.卜一第i年第k日的土壤相对湿度,用百分率表示();n一观测土壤相对湿度的土壤层数,林地地区取OCm100cm的土壤层数,草地等其他植被地区取OCm50cm的土壤层数;h第h土壤层;ml.lf.h一第/年第k日第/7土壤层的土壤相对湿度,用百分率表示().5.3 土壤缺摘日数百分率以月为最小评价时段,取对应的土壤缺嘀日数百分率为评价指数,土壤缺嘀日数百分率按公式(3)计算:(3)Qi.lX100%式中:Q1.第/年第/时段的土壤缺嘀日数百分率,用百分率表示();5.1. 第7年第/时段内土壤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60%的日数,单位为天;心第徉第/时段的总日数,单位为天。5.4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以月为最小评价时段,取对应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为评价指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按公式(4)计算:_Thi-(a,i*j+b,jXN,j)(4)'(clj±d,.iXf.j)a(a,;+,7X,.y)式中:D.j一第/年第/时段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1一第,年第/时段的任意像元地表温度,单位为开尔文温度(k);a一第,年第/时段的地表温度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的特征空间,最小地表温度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序列拟合方程的截距;b.l一第/年第/时段的地表温度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的特征空间,最小地表温度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序列拟合方程的斜率;N-第,年第/时段的任意像元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Cj一第/年第时段的地表温度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的特征空间,最大地表温度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序列拟合方程的截距;d,.l一第,年第/时段的地表温度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的特征空间,最大地表温度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序列拟合方程的斜率O6等级划分评价等级的划分应根据第5章计算的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土壤缺嘀日数百分率、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分别按表1、表2、表3、表4的阈值将自然植被干旱划分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五个等级。表1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等级划分干旱等级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V)无旱v>o轻旱25%三V<0中旱50%三V<25%重旱80%三%一50%特旱V<80%表2土壤相对湿度指数等级划分干旱等级土壤相对湿度指数(R)无旱H>60%轻旱50%<H60%中旱40%<fl三50%重旱30%<fl40%特旱N三30%表3土壤缺摘日数百分率等级划分干旱等级土壤缺嘀日数百分率(。)无旱50%轻旱50%<Q60%中旱60%<Q三70%重旱70%<Q80%特旱Q>80%表4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等级划分干旱等级温度植被干旱指数(D)无旱D0.6轻旱0.6<D0.7中旱0.7<D0.8重旱0.8<D0.0特旱D>0.07等级判定评价等级应按下列情形,根据不同区域、评价指数、等级划分的阈值判定。a)内蒙古中西部、宁夏、甘肃中西部、青海、新疆、西藏用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确定等级;当两个等级不一致时,以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划分的等级为准。b)除a)之外的区域用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土壤缺嘀日数百分率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1 )当有两个以上的等级相同时,以相同等级为准;2 )当自然植被水分亏缺指数常年均值为Omm时,以土壤缺嘀日数百分率划分的等级为准;3 )除1)、2)情况之外,以自然植被水分亏缺距平百分率划分的等级为准。参考文献1 GB/T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2 GB/T203662012北方牧区草原干旱等级3 GB/T321362015农业干旱等级4 QX/T812007小麦干旱灾害等级5 QX/T1422011北方草原干旱指标6 QX/T2502015北方春玉米干旱等级7 QX/T2602015北方夏玉米干旱等级8 QX/T4042010陆地植被气象与生态质量监测评价等级0胡广录,赵文智.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评述J.生态学报,2008,28(12):6282-620110于成龙,刘丹.基于MoDIS的东北地区自然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0,30(11):3078-300011程伟,辛晓平.基于TVDI的内蒙古草地干旱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3):2728-274212 QIANShuan,PANFelfel,WuMenxln,etal.APProPrIatedProtectiontimeandregionforQlnghal-TlbetPlateaugrasslandJ.Geosclences,2022,15(7):706-7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等级QX/T6812023*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网址:httP:/www.qc淞COm发行SU:010-68408042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80mmX1230mm1/16ElJ张:0.75字数:22.5千字2023年11月第1版2023年11月第1次印刷*书号:135020-6348定价:20.OO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406301

    注意事项

    本文(QX_T681-2023自然植被干旱监测评价等级.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