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地铁车站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XXX土建工程XX站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XXXX公司XXX项目经理部XXXX年X月XX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1.3 编制原则11.4 编制目标2二、工程概况22.1 工程概况22.2 工程环境4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52.4 管线情况82.5 主要工程量102.6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11三、施工组织与部署123.1 总体施工方案123.2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123.3 施工准备183.4 施工进度计划183.5 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203.6 施工劳动力组织213.7 施工机械配置223.8 材料配置计划23四、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234.1 基底三轴搅拌桩加固234.2 冠梁及支撑施工244.3 钢支撑架设284.4 换撑方法324.5 地连墙堵漏方法334.6 基坑降水34五、基坑开挖施工方案395.1 开挖原则395.2 开挖前的准备405.3 基坑土方开挖方案405.4 边坡稳定性分析46六、基坑施工监控量测526.1 监测项目526.2 监测仪器556.3 、施工监测流程566.4 各项监测的方法576.5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61七、施工质量管理637.1 质量管理目标637.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637.3 质量管理体系647.4 质量保证制度667.5 质量控制措施667.6 质量保证措施67八、施工安全管理698.1 施工安全管理目标698.3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708.4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718.5 专项安全保证措施71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749.1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749.2 现场文明施工749.3 环境保护措施75十、基坑开挖应急预案7610.1 危险源辨识7610.2 应急组织机构7610.3 应急资源储备7910.4 预防措施81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XX标段土建工程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第四篇车站工程XX站第二册车站结构第一分册主体围护结构;2、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2-2009);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97-2012);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I20-2(n2);10、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12);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国家、地铁公司、地方政府有关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的文件;1.2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XX土建工程XX站主体结构基坑工程。1.3 编制原则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2、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3、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基坑开挖施工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4、环保原则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施工中认真做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后方可排放。1.4 编制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本合同范围内的工程全部达到设计的要求,分部工程均达到优良等级。2、工程安全目标:各种变形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周边现场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安全稳定。3、文明施工目标:争创武汉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XX土建工程,施工范围为省农科院站XX站区间(盾构)、XX站(明挖)、XX站野芷湖站(不含)区间(盾构)、野芷湖出入场段线(盾构+明挖),共1车站2区间1出入线。XX站设计为地下二层单柱岛式站台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总长552.3m,标准段外包总宽21.3m,站台长度为186米,站台宽度12m,车站标准段明挖基坑深度约17.7m,盾构并加深加宽段明挖基坑深度约20.822.5m。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1个安全出口(兼消防救援),出入口分设于交叉路口的三个象限,风亭分设车站南北两端。XX站围护结构端头井01轴03轴、65轴67轴采用100Omm厚地连墙+四道支撑围护,其中第一、二、三道为混凝土支撑,第四道为。800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并设一道钢换撑;03轴39轴、41轴43轴采用IOoOmm厚地连墙+五道支撑围护,其中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其它各道均为。800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并设一道钢换撑;43轴48轴、50轴65轴采用I(X)Omm厚地连墙十四道支撑围护,其中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其它各道均为。800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并设一道钢换撑;39轴41轴采用100Omm厚地连墙+五道支撑围护,五道均为混凝土支撑,并设两道钢换撑;48轴50轴采用IOoOmm厚地连墙+五道支撑围护,五道均为混凝土支撑,并设两道钢换撑。表2.1-1内支撑参数表工程部位架设顺序支撑类型支撑规格支撑间距备注水平(m)高度(m)南北ALLl麻头盾构井第一道(斜)混凝土100OmmX800mm/2.07地面距支撑中心第二道(斜)混凝土100OmmX100Omm/6第一、二道支撑中心距离第三道(斜)混凝土100OmmX100Omm/4.5第二、三道支撑中心距离第四道(斜)钢支撑800mm,t=16mm/3.5第三、四道支撑中心距离换撑(斜)钢支撑800mm,t=16mm/5.28支撑中心距离底板面中问盾构井第一道(斜)混凝土1000mm×800mm/2.54地面距支撑中心第二道(斜)混凝土100OmrnX1000mm/3.25第一、二道支撑中心距离第三道(斜)混凝土1000mm×1000mm/3.25第二、三道支撑中心距离第四道(斜)混凝土1000mm×1000mm/3第三、四道支撑中心距离第五道(斜)混凝土1000mm×1000mm/3第四、五道支撑中心距离换撑(斜)钢支撑800mm,t=16mm/4.64支撑中心距离底板面标准段第道混凝土1000mm×800mm62.54地面距支撑中心第二道钢支撑800mm,33第一、二道支撑t=16mm中心距离第三道钢支撑800mm,t=16mm33第二、三道支撑中心距离第四道钢支撑800mm,t=16mm33第三、四道支撑中心距离第五道钢支撑800mm,t=16mm33第四、五道支撑中心距离换撑钢支撑800m,t=16mm33.27支撑中心距离底板面-n =HIMMIOH 幡图2.1-IXX站标准段横剖图2.2 工程环境车站位于野芷湖西路与三义北路交叉口,沿野芷湖西路南北向跨路口布置,野芷湖西路规划道路红线宽40m,XX路规划道路红线宽20m。站位西侧是XX新村及创意产业园创意天地,站位东侧是保利心语住宅区。周边现状为商业建筑、办公建筑以及居住区等。在车站施工期间,为了满足和保证车站路段的车辆通行能力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交通疏解便道设计,并在车站开工前完成交通疏解便道,形成了一条双向4车道+2非机动车道的交通疏解便道(详见附图)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3.1 工程地质场地分布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层,各岩土层按不同岩性及工程性能分为若干亚层,其分布情况及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如下:(一)填土及第四系全新统一般黏性土k1-1杂填±(Qml):杂色,高压缩性,由砖块、碎石、块石、片石、炉渣等建筑及少量生活垃圾、黏性土混合而成(局部地表有1530cm厚的碎、沥青地坪)。该层土结构不均、土质松散,堆积时间小于10年,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309.00m,土质不均匀。2、1-2素填士(Qml):黄褐灰褐,高压缩性,由黏性土和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混合组成(局部底部有薄层淤泥分布),结构不均、土质松散,堆积时间小于10年,场地大部分布,层厚Q009.90m,埋深Q30900m,层顶标高12.212L32m,土质不均匀。3. 1-3黏土9/41/):灰褐灰色,软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004.00m,埋深LoO4.50m,层顶标高17.2420.66m,土质不均匀。4、6-1黏土(Q4al+pl):灰色、灰黄褐黄色,可塑状态,中偏高压缩性,含氧化铁,铁镒质氧化物。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00-13.70m,埋深1.90-8.10m,层顶标高13.1319.70m,土质均匀。5、6-2黏土(Q4al+pl):灰色、灰黄褐黄色,可塑偏硬塑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含氧化铁,铁锌质氧化物。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007.00m,埋深2.707.00m,层顶标高14.5218.88m,土质均匀。6、6-3黏土(Q/41/):灰灰黑色,饱和,软塑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腐植物及少量云母片。场地均有分布,厚度1.2019.10m,埋深2.1021.00m,层顶标高0.5219.33m,土质不均匀。7、6-3a黏土(Q4al+pl):褐褐黄色,可塑状态,中偏高压缩性,含氧化铁,铁锦质氧化物。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0010.00m,埋深8.0021.00m,层顶标高0.3613.55m,土质均匀。8、6-3b黏土(Q4al+pl):褐褐黄色,可塑偏硬塑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含铁镒质氧化物及少量条带状高岭土。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007.80m,埋深8.0021.70m,层顶标高-0.4213.29m,土质均匀。(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物(Q3al+pl)1、7-1中粗砂(Q3al+pl):灰色、灰绿色、灰黄色,呈稍密中密状态。含云母、长石、石英等颗粒。砂质不纯,含较多黏粒。沿线场地局部有分布。属于中等压缩性土。场地局部分布,其厚度0.02.9m,层顶埋深19.9022.50m,层顶标高T.271.73m,土质不均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