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3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新考纲新考点重点复习笔记完整归纳版.docx

    • 资源ID:872119       资源大小:124.42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新考纲新考点重点复习笔记完整归纳版.docx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 .教育的概念。广义: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思想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2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若动物界的教育)心理起源说(孟录模仿说)劳动起源学校教育的产生。原始社会萌芽奴隶社会出现学校产生条件:社会生产出现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具有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的水平4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原始教育:非独立性原始性平等性、普及性古代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学校教育为阶级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日趋普及性和多样化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2 .教育学发展阶段。A萌芽:学记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昆体良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B创立: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162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下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世界第一部教育学著作,确定了近代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轮廓,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C科学教育学,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标志,a.逻辑体系的完整,b.强调了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c.教学的“四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三个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的代表。D多元发展:实验注意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新三中心:儿童,经验,活动E分化与拓展:1901年王国维翻译了立花酰三郎教育学中国人最早了解到的教育学(三)教师与教育学1 .教育学的价值。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问题作为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2 .教师与教育学的学习。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相互促进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结合将专业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和专题讨论结合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二、教育要适应和促进个体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1、定义: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2、动因:内发论(孟子柏拉图佛洛依德)外银论(荀子洛克华生)实践主体论3、遗传决定论:创始人高尔登遗传的天才一个人的能力由遗传得来,调查亲属中同样著名人数;美.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董仲舒性三品4、环境决定论:洛克教育万能论白板说华生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 .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C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D可塑性(随着环境和实践活动改变)2 .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B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3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a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b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c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d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使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三)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1。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循序渐进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分段3.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发展关键期最佳期4.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三、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因材施教(一)教育与经济1 .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教育目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2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1959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 .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和程度;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2 .教育政治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三)教育与文化1 .社会文化对政治的制约作用: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影响教育内容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2 .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选择融合创新(四)教育与人口1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2 .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具有能动作用表现: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其意义: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对社会要有所批判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 .概念: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内容构成: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所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学范畴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规定,教育方针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教育目的有时是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无约束力;教育房展是政府或政党提出,有强制性2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调控、评价(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 .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论:卢梭: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人手里就会变坏伯克: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人;爱伦.凯人本主义者:马斯洛:教育要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有完美人性的人罗杰斯:教育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国家主义倾向),孔德2 .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A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B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表现出来C人既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 .我国的教育目的表述: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基本精神: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b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c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d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2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四)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1 .背景:a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b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C对教育认识的深化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教育目的迥异: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面对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3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首先确保教育的本体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实现,然后努力实现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所追求的工具价值4、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根本上一致素质教育内容: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五、教师与学生(一)学生1 .学生的本质属性。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完整的人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具有发展需要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 .学生的社会性地位: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并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安全权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3 .当代学生的特点:(二)教师及其专业发展1 .教师职业的发展四阶段:非职业化,职业化,专门化,专业化2 .教师角色常规角色:父母的代替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集体的领导,法官与裁判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更新转换: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终身学习者,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劳动方式的示范性劳动手段的创造性劳动效果的隐含性教师劳动时空的广延性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3 .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素养: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专业精神素养:4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专业化的自我建构)阶段:傅乐“教师关注阶段”教学前早期生存教学情境学生费斯勒教师生涯循环论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教师生涯发展模式预备生涯专家生涯退缩生涯更新生涯退出影响因素:个人环境:家庭因素,关键事件人物,生活危机性情与意向兴趣或嗜好组织环境:学校的规章管理风格公共信任社会期望专业组织(4)自我发展策略: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具体途径:日常教学反思个人行动研究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同伴交流与合作跳出教育谋发展(三)师生关系1 .师生关系概念: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特定关系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衡量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式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2 .师生关系的构成:以实现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工作关系伴随着教育教学而产生的心理关系3 .师生关系的模式:专制(命令、权威、疏远)民主(开放、平等、互助)放任(无序、随意、放纵)4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途径与方法: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课外活动中建立,校外活动六、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1 .概念: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2 .影响学制的因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新考纲新考点重点复习笔记完整归纳版.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